论吃
以前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意思是吃饭是天大的事。吃饭的事大不大呢?真大。因为没饭吃人就活不了。但是,如果啥都吃,吃出毛病来依然完蛋。所以我想这句话可以改改,叫“民以食可食为天”,如果“天”是“道”的意思,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就是违背了天道,天再有好生之德,也不护着你。
我们先看一个饭局。
在汪曾祺先生的小说《金冬心》里,写了这样一个饭局,我觉得这个饭局还真是个稀罕饭局,为啥呢?因为这些个菜我基本上没吃过。
扬州大盐商程雪门请扬州新任盐务大臣铁保珊吃饭。吃腻了山珍海味的铁大人说只想吃一碟香油拌疙瘩丝。雪门老板当然不能只上一碟香油拌疙瘩丝。那以后还有盐卖?
雪门先生的菜,当然要上一碟香油拌疙瘩丝,其它的菜,还是要一道一道地上来。我来报报菜名。因为刚才吃晚饭,吃了碗辣椒油拌面条棵儿,撑着了,一点也不馋。
凉碟:
1.金华竹叶腿
2.宁波瓦楞明蚶
3.黑龙江熏鹿脯
4.四川叙府糟蛋
5.兴化醉蛏鼻
6.东台醉泥螺
7.阳澄湖醉蟹
8.糟鹌鹑
9.糟鸭舌
10.高邮双黄鸭蛋
11.界首茶干拌荠菜
12凉拌枸杞头
热菜:
1.蟹白烧乌青菜
2.鸭肝泥酿怀山药
3.鲫鱼脑烩豆腐
4.烩青腿子口蘑
5.烧鹅掌
6.甲鱼裙边
7.鮕花鱼嘴后腮边眼下蒜瓣肉。
8.车螯瑶柱。
9.飞龙剁泥、鸽蛋清炒芙蓉鸡片
10.烧烤果子狸
11.翅唇参燕
12.清炖杨妃乳
随饭炒菜
1.素炒蒌蒿薹
2.素炒金花菜
3.素炒豌豆苗
4.素炒紫芽姜
5.素炒马兰头
6.素炒凤尾
7.素烧黄芽白……
不得不佩服,清代的老爷们真会吃,吃得真有名堂!凉的、热的、加上随饭的,我也就吃过豌豆苗。果子狸竟然那时候就烤着吃。我是年闹非典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一种动物,它带的病毒很厉害。细心的人人翻出《红楼梦》,说里面的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吃的菜里有鹿啊,野猪啊,野猫,熊掌啊等等众多野味,也有果子狸。我赶紧拿过来翻找,还真找到了,在《红楼梦》第75回,贾母说:“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吃去。”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恍然大悟般地产生这样的想法:也许那些老爷太太们的病是吃出来的吧!刘姥姥倒是穷得很,粗粮都吃不饱,可是体板壮得像头牛!
也怪我吃的东西太常规了,以至于很多东西我连名都陌生得很。一般老百姓吃碗红烧肉就很知足了,有时候嘴吃不上,只能用耳朵听着吃。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里写大饥荒的年代,许三观过生日,家里啥也没有,就用嘴给三个饥肠辘辘的儿子每人做了一碗红烧肉,让他们用耳朵听着吃了解解馋。那一章让人忍俊不禁又无限酸楚的描写你不妨找来读读。
再一次大开眼界,是在网上看了武汉南华海鲜市场出售的野味,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我就不再说了,南来的北往的,做买的做卖的,原来吃得野的人从来就没断过!不服不行,真敢吃,蝙蝠、孔雀、豪猪、穿山甲、土拔鼠……通吃。
据说以前吃那些稀罕物儿,更多炫耀的是特权,类似于唐玄宗的杨贵妃吃荔枝,现在吃,炫耀的是富贵,谝的是能,俺在哪儿哪儿吃了一回驼峰,哪算啥,俺在哪儿哪儿吃了一回鸵鸟,人以吃过某某为荣,其实是可怕的精神贫穷和挨饿后遗症。人就是看不透啊,不管吃啥到最后都是荒冢一堆草没了。
十三年前,有人吃野味,给我们吃出来一场大瘟疫,今年我们又一次被大瘟疫围堵,害得我们倾全国之力来抗疫,据医疗专家们的判断,病毒还是来源于野味。
习主席说:我们早就认识到,食用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但“野味产业”依然规模庞大,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重大隐患。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
人不吃饭不行,不吃饭要饿死,但不该吃的就别再吃了,多积口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