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绘本,看见世界成都天府三中附小语
四川行知教育网讯: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阳光煦暖的初冬,为实现教师之间的相互借鉴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都天府三中附小基于儿童视角的绘本阅读教学展示活动如约而至。
主题一:爱与温情
1、《一个红苹果》
红苹果从大自然中来,最后又回归到大自然中去,在张禾美娅的课堂上演绎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张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带孩子们感知红苹果的香甜与友情的美好,在寒冷的冬天读到这样一本暖暖的充满爱与分享的绘本,仿若一道透亮的光,穿透阴霾照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2、《彩虹色的花》
胥歆怡老师执教绘本阅读《彩虹色的花》,通过绘本激发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引领孩子们发现、思考、表达,胥老师利用“猜”故事,“说”故事,“编”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让他们感受阅读的氛围,体验故事的情境,理解故事的情节,让孩子们在“图画艺术,文字艺术”的绘本中畅游。
3、《我家是个动物园》
魏蕾老师通过《我家是个动物园》这个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摆脱束缚激发无穷的想象力,发现每一页祥太的家人都有不同的身份。引导孩子们能向绘本中的祥太那样用一颗温柔的心去了解和接纳这些性格、爱好、生活习惯不相同却又紧密相连的个体,感受到家的温馨与快乐。
4、《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这是一本充满童趣的图画绘本,陈程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阅读时,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图画,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深意。在情节发展的关键地方适当停顿,让孩子们猜测一下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发展,师生共同创设沉浸浓浓书香的氛围,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在有一颗爱的种子,懂得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谛是——信任、关爱和鼓励。
5、《长大以后做什么》
长大以后做什么?这是一个让每个孩子都满怀期待、满怀憧憬的故事,周云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孩子们随着小主人公的天马行空的想象,驰骋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周云老师又引导同学们大胆画出自己不平凡的心愿,同学们活泼流畅的语言,丰富稚嫩的图画,却有着不逊色于绘本作家的深厚意蕴。
6、《月亮的味道》
夜晚,高高挂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里已经是遥不可及的,更不要说会想到去品尝一下月亮的味道了。徐冬秀老师在这则故事中,带领孩子们一起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在“够”月亮的过程中,小动物们“叠罗汉”的执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动,故事中小动物们那可爱的“坚韧不拔”“坚持到底”“团结合作“,对孩子们来说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主题二:华夏文化
1、《龙生九子》
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龙有九子,形象各异,各有所好。赵梦老师带领学生通过《龙生九子》认识了喜好负重的龙子、喜好观望的龙子、喜好吼叫的龙子、喜好辩别是非的龙子、喜好吃喝的龙子、喜好玩水的龙子、喜好争斗的龙子、喜欢烟火的龙子、喜好关闭的龙子,它们的特长各自不同,拥有独特的个性成就独特的美,让世界绚丽多彩。让我们的孩子不仅能观察看到的事物表象,同时感受背后的文化内涵。
2、《一园青菜成了精》
在我们成人的眼光里,青菜顺应时节变化,由萌芽到生长,由青涩到成熟,是大自然的规律。但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一园青菜居然成了精”!一首北方童谣,加上生动的插画,如同将电影搬到书本上一样,铿锵有力,节奏感十足。同学们在朗朗上口的童谣中认识常见蔬菜,丰富了日常认知。画面和语言充满想象,将蔬菜拟人化,激发孩子阅读兴趣,丰富想象力。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研有道,学海无涯。每一次切磋交流都是为了共同的进步,通过绘本阅读课题的研究,全面提升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为孩子们的终身阅读奠定了基础,为书香校园建设再添新内涵。老师们在教学教研这条路上,将一直向前,且行,且思,且悟,老师们心如花木,向阳而生。相信弥漫着书香的校园,会成为三中附小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
编辑:小伴
责编:付艺薇
来源:成都天府三中附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