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的第一口ldquo绿rdqu
前两天,微博话题#江苏有多好吃#,
悄咪咪爬上了热搜,
一场“油烟弥漫”的味蕾之战打响!
要说吃,苏州人绝不能认输,
讲究“不时不食”的苏州人,
一年四季十二个月,
每个月都会翻着花样品美食!
乍暖还寒三月初,苏州美食已上桌!
今年受疫情影响,大家的“口福”也大大减少,可面对美食的诱惑,爱吃的苏州人怎能认输?苏州三月限定美食来哉!绵软香甜、油绿如玉,哪个苏州小囡不爱吃青团?青团软糯的口感加上鲜香的馅料,一口下去,无比满足。往年苏州的大街小巷都能买到这一枚青团子,今年青团售卖的情况如何,头条君今天特地跑去一探究竟。虽然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但还是有不少糕团店开门营业,开始售卖青团等糕点。本以为现在买青团的人不多,没想到现场还需要排队,排队的人大多为附近的居民,想尽快品尝到这春天的美味。虽然现在青团的馅料越来越多了,但最受欢迎的还是经典的豆沙馅,绵密的豆沙包裹着猪油,加上青汁的清香,咬一口满足感爆棚。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
现在很多商家线上线下同步售卖,
如果没办法亲自去买,
大家可以寻找线上渠道购买。
老字号纷纷进军线上截至上周,已有采芝斋、黄天源、恒孚、叶受和、元大昌等28家“老字号”复工营业,“老字号”复业率超70%。在疫情的冲击下老字号纷纷进军线上,拓展微商城线上销售。餐饮老字号松鹤楼推出外卖服务,采芝斋通过京东、淘宝等网购平台开展全天候线上销售…相信随着疫情形势的积极变化和多重利好政策的叠加,“老字号”消费将逐步回暖。“又是一年碧螺香,千户万户炒茶欢”
一到三月,碧螺春的倩影就久久
萦绕在苏州人的心上。
苏州的碧螺春以洞庭碧螺春为闻名!苏州人觉得,品一杯碧螺春茶,春天才算过的圆满!眼下到了茶叶开采的时候,茶农们却面临一些困境。现在受疫情影响,从事采茶、选茶和炒茶的临时工人短缺,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据了解,目前西山少数茶农已经开采,但现在开采的大多是外地引进的茶树,需要再过十余天左右,本地茶叶才会陆续上市。今年的产量预计与往年相差不大,价格会有所浮动,但不会大跌大涨,总体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受疫情影响销售方面会有一些问题,目前已有茶农在联系网络销售渠道,届时大家可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购买。尝过了青团,品了春茶,下面头条君接着带大家看看,三月的苏州到底有多好吃!▽
“明前螺蛳”
“清明螺,赛肥鹅”,
清明前后,苏醒的螺蛳从泥土中爬出,
在这个时节,螺蛳肉最是鲜嫩肥美。
而且现在在壳中又没有小螺蛳,
肉质极佳的同时又保证了口感,
是吃螺蛳的最佳时节哦。
▽
“马兰头”
春天来了野菜香,
一到春天,田头和马路边上
就会有绿油油的马兰头~
苏州人爱吃马兰头拌香干,
二者调匀,加盐和糖,淋些麻油,
色味立刻生动,一股子香气袅娜。
▽
“腌笃鲜”
乍暖还寒之时,
春笋的美味绝不能错过,
苏州人常常将咸肉加笋炖煮,
称作“腌笃鲜”。
“腌笃鲜”汤白汁浓、口味咸鲜,
笋清香脆嫩,肉质酥肥,鲜味浓厚。
春笋正当时,大爱的腌笃鲜吃起来!
▽
“香椿头”
在苏州,不吃香椿头,
怎么对得起春天?
香椿头叶厚芽嫩,绿叶红边,
香味浓郁,营养价值也很高!
香椿头可做成各种菜肴,
最常吃的就是香椿头炒蛋。
鸡蛋花和着香椿头的碎末,
简单炒一炒美味即刻拥有。
▽
“金花菜”
春日来临,金花菜正是幼嫩之时,
可当作细菜食用。
金花菜色泽碧绿,味道甘甜,
有一股野菜的扑鼻香气。
苏州常常将其嫩苗腌作菜蔬,
叫腌金花菜,
每天早晨就着稀饭特别开胃。
▽
“草莓”
吃了这么多蔬菜,
也别忘了吃几筐草莓呀!
酸甜可口的草莓个个貌美,
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鲜嫩欲滴的草莓,饱满丰富,
咬一口就感觉充满了春季活力。
实现不了车厘子自由,
草莓自由还是可以的。
▽
“酱汁肉”
酱汁肉是苏州春天才有的美味,从清明前到立夏,老苏州人必须吃几块。色泽桃红,甜而不腻,
肥肉亮、透、明,
精肉则软糯无渣,肉块酥烂,
形状方方正正。
苏州三月限定美食,错过又要等一年,尝尝时令美食,把春天吃进肚子里。资料来源:苏州交通广播、名城苏州网及网络
头条苏州综合整理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