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杭边藏着一个活色生香的地方,我在这里
“你见过凌晨五点的福州吗?”“见过。”“那你见过凌晨五点的菜市场吗?”“……”年轻的时候不懂,总以为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一定要去当地最出名的景点,吃网上推荐最多的美食,逛攻略里频繁出现的名店,才算来过了这座城市。其实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式,是逛菜市场才对呐。菜市场无疑是每个城市里最有人间烟火气、最活色生香的场所:湿答答的地板、横冲直撞的海鲜、五颜六色的蔬果、五味杂陈的空气;和饱含着生活热情的人擦身而过,看油光满面的屠夫手起刀落,听精明的小贩和主妇讨价还价……一个几百平米的空间,就将整个城市的节奏、性格和生活方式袒露无遗,对这个城市的印象也就立马生动具体了起来。于是某日凌晨5点,当你们还在睡梦中咂嘴的时候,我被使命拉出了被窝——早就对学军路农贸市场的热闹有所耳闻,总要找个机会去亲眼看看。学军路农贸市场晨游记作为重度拖延症患者,等我磨磨蹭蹭到学军路农贸市场时已经6点,老天也忍不住给了我一记白眼——好吧,天色已然比海鲜摊上的鱼肚还白了。当走进这里的那一刻,我才惊觉:原来菜市场才是一个城市的气味图书馆啊。海鲜摊上咸腥味、猪肉摊里的肉腥气、家禽摊上的鸡鸭味、水果摊里的水果香、面点摊上的面饼香、蔬菜摊的青菜味儿、鱼丸摊里的淡淡的鱼腥味……“相爱没有那么容易,每个摊有它的脾气。”没有一个摊位,会有相同的气息。而我只能肯定的是,空气已经被强势的海鲜味掌控。从入口的海蛎摊开始,我鲜明地感受到了这座海滨城市与山区城市菜市场的区别。一溜下去的水产店真的,我以大山的子孙的名义发誓。不信你去我大邵武的南关菜市场闻一闻,大山里的山货野味无时不在寻找存在感,可惜那里是各种香料的主场——尤其霸道的是辣椒,像火药一样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如果说闽北小镇的菜市场是个辣妹子,那福州这座海滨城市的菜市场,就像是一个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你看,水箱里的鱼贝虾蟹,和青春期的男生一样躁动,一面扒着边沿时刻想逃,一面又因为对未知的不安,不敢轻易离开水箱。在农贸市场里走了好几圈,早起的依伯依姆慢条斯理地挑选着心仪的食材;赶着上班的年轻人则拎袋就走,行色匆匆——就像这个高速发展的古城,拥有着有松有驰的的节奏。无心(钱)买菜的我,站在人流如织的市场里,决定亲身上阵,探究这个城市的性格。关键词一:热情热情的陈大叔虽然从口音里一听就知道我是外地人,但冰冻海鲜店的陈大叔是个合格的东道主,热情地为我介绍市场里的他所认识的摊点。△他亲手酿制的红糟鱼看起来甚是诱人,可惜我还没遇到那个教我做鱼的人。△门口这家据说上过电视的点心店也是陈大叔推荐的——这些相当福州味的小点心就这样朴实无华地摆在桌上:八宝饭、马蹄糕、芋泥糕。那个和土笋冻有几分相似的糕点,甜食,店主太忙也不敢打搅,你知道叫什么名吗?关键词二:念旧△这是水产摊的陈阿姨。她来自闽侯,从市场一开张就来了,至今在这摆摊已经十四五年。每天从三四点到马尾进货,一直到晚上六七点收摊回家,天天如此。在这摆了这十几年的摊,她说这附近的新房子是越来越多了,可老主顾都迁走了,生意也不如从前了。唉,谁说不是呢?拆迁的不仅是老建筑,还有那个习以为常的生活圈子。关键词三:人情味一个开了十几年的菜市场就像老朋友,许多摊主与主顾之间早已经相熟,隔着老远就打起了招呼:来这么早啊,新鲜的鱼来只哇?有时买青菜送点葱,买骨头搭块肉,有时连你的午餐菜谱都要指点一番:买了鱼叫你再买块豆腐做汤,买了蚬子教你要用酱油拌……恨不得都给你安排妥当,像隔壁邻居一样体己。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了超市,大家还是会来菜市场买菜的缘由之一吧。超市里的食材明码标价,也少了和摊主经常讨价还价擦出的“交情”,就像他们冰冷的包装一样隔着距离,少了些温暖的人情味儿。肉摊的依姆,笑起来很和蔼这点,住在附近的张先生也和我达成了共识:“我来这边买菜好几年啦,大家都熟!这里的东西齐全、有得挑,卖菜的摊主都很实在!”买菜的张先生关键词四:坦诚路过蔬菜摊的时候,想买些中午的食材,才发现青菜价格涨得飞快,几条秋葵、一把四季豆已经七八元。△摊主黄大伯说,最近台风淹了菜田,本地菜很少了,这些青菜都是从云南昆明进货来的,的确涨价了不少。就冲着这份坦诚,我也觉得这价格涨得踏实。不过他亦对物价的飞涨感触良多,“十几年前胡萝卜也就几毛钱一斤的,现在三块多一斤;你看房价都涨了多少倍,没办法呀。”想顺便买些水果,目光随即被一个水果摊的大枣吸引。这么异于正常尺寸的大枣还是头一次见,友人说该不会是转基因吧?我吓得虎躯一震:那我更要以身试毒了!(笑)付账的时候才想起,现金已经告罄,还好菜场都与时俱进了,很多摊点已经贴上只“可支持支付宝、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乌鲁木齐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longdn.com/qccp/31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