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考试句子专项训练最全面的

  一、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作用:使事物的形象描更生动、形象。

例句:a.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将(桃花)比作(朝霞)

b.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将(柿子)比作(灯笼)

c.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将(小河)比作(蓝绸带)

注意:含有比喻词的(如像,好像)并不一定是比喻句,比喻句不一定含比喻词。

例如:a.他长得像他爸爸。(非比喻句)

b.老师像妈妈一样关怀我们。(非比喻句)

c.他紧锁着眉头,好像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非比喻句)

d.她这个昔日的“丑小鸭”如今变成了令人倾慕的偶像。(比喻句)

比喻句的不同情感色彩:(P79)

例:a.他像一只小猴子一样活蹦乱跳,把屋里弄得一团糟。(贬义)

b.他像一只小猴子一样活蹦乱跳,把同学们逗得哈哈大笑。(褒义)

练习: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感情色彩不同类的一项是()

A.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B.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C.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D.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2、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除了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作用:让句子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例句:a.落叶随着风高低起舞。

b.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c.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作用: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有的……有的……有的……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作用: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例句:a.他的心眼比针鼻儿还小。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5、设问: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作用: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

例句:a.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

b.是谁创立了新中国?是无数的革命先烈。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作用: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例句:a.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b.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c.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摧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5、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6、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8、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9、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10、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1、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

13、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6、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7、是谁创造了人类的文明?是劳动人民。()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2、敬爱的周总理啊!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爽朗的笑声,难忘您那雄健的身影,难忘您那光明磊落的胸怀,难忘您那鞠躬尽瘁的一生。()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2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5、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26、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还会想家。()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二、句式转换

1、陈述句与“把”字句和“被”字句之间的互相转换。

把字句格式: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部分

被字句格式: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部分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互换方法:首先要找出句中的”主动者“和”被动者”,再“主被换位,把被互换,动作部分照抄”即可。

练习:将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毁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9、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0、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练习:将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濛濛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黄鹂吃了卷叶虫。

8、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9、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10、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2、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

①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②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③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

④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练习: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4、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5、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6、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7、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8、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9、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0、我们是学生,应该遵守学校的纪律。

11、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12、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3、这些树叶就是从这棵树上飘落下来的。

14、这本书真好看,叫人喜欢。

15、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16、对于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不能容忍。

17、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18、犯了错误就不敢向老师、同学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19、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20、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不能参加祖国建设。

3、反问句改陈述句的方法:

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

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练习: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3、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4、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5、不好好学习,怎能能取得好成绩呢?

6、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7、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8、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9、对浪费能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容忍呢?

10、你怎么能这样做?

11、别人能办到的事,难道我们就不能办到吗?

12、淮南柑桔一种到淮北,就又小又苦,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13、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14、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6、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4、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

①改变引语部分,提示语不变

②标点符号的改变: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

③人称改变:人称要变成相应的指代者。

有可能是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他们/她们)

还有可能是第二人称(你)改成(我/他/她)

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则反之。

例:妈妈说:“我今天加班晚点回来。”

改为:妈妈说,她今天加班晚点回来。

例:姐姐对我说:“你说的对,我按你说的做。”

改为:姐姐对我说,我说的对,她按我说的做。

例:小华对小强说:“我明天把钢笔还给你。”

改为:小华对小强说,他明天把钢笔还给小强。

练习:将下列直接引语变成间接引语。

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算这道题。”

3、小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到。”

4、李楠小声说:“我家住在少年宫附近。”

5、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6、雷锋对大嫂说:“我送你一程吧。”

7、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8、小明对小丽说:“谢谢你帮助了我!”

9、他对爸爸说:“我也想要一本我同桌那样的书。”

10、她对汉斯说:“把孩子给我抱过来。”

练习:将下列间接引语变成直接引语。

1、老板舍不得老木匠走,问他能不能帮忙再建一所房子。

2、姐姐对她说,你说的对,我按你说的做。

3、这个士兵走到司令面前,敬了一个军礼说,他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4、丽丽告诉老师,她妈妈病了,她要帮妈妈去取药。

5、妹妹告诉爸爸,哥哥说他有事,晚上不回来吃饭。

6、老师对小明说,他的表现很出色。

7、张力对我说,他一直坚持每天跑步。

8、小李对小王说,这周日小王来小李家做客。

9、他低下头说,对不起是他错了。

5、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可以用“非……不可”或者“……不能不……”或者“……不得不……”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例如: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改为: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练习:

1、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不讲一点文明。(改为肯定句)

2、这次活动的经过你不是不清楚。(改为肯定句)

3、我们不应当不参加集体活动。(改为肯定句)

4、这本书太有价值了,你不能不看。(改为肯定句)

5、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改为双重否定句)

6、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7、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改为双重否定句)

8、这件事是事实。(改为双重否定句)

9、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10、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11、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12、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13、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改为双重否定句)

三、缩句

1、缩句方法及相关说明:

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等。

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是什么”。

2、缩句练习时要注意什么?

a)固定词语不缩。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妹、兄弟、东张西望……

b)留住句子中表示时态和语气的词语“着,了,过,啊,吗,呢,呀,吧”。

c)不改变句子原意。

3、练习:

1、隐蔽在芦苇丛里的我们看见船上载着许多货物。

2、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的锣鼓声和欢呼声。

3、这是一座拔地而起、造型奇特的新建大楼。

4、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的图案。

5、生态保护区生长着上千株枝叶茂盛的银杉树。

6、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7、残暴的敌人秘密地杀害了我们党的优秀领导人李大钊。

8、我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的事迹深深地激励着我们。

9、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10、江河里排着一条条雕饰得酷似游龙的船。

11、我班李明同学认真地完成了当天的作业。

12.我们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13、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14、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15、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16、宋庆龄奶奶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少年儿童。

17、蔡希陶伯伯是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的老所长。

18、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19、相传很久以前,牡丹江畔住着一个美丽善良的红罗女。

20、新开发的“绿色食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四、扩句。

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我们知道,一般句子会包括主要成分,即: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或是什么)。如果在主要成分上添加附加成分,对原来的句子加以修饰、限制或补充,就是在进行扩句。

方法:①仿照例句按要求扩句。

②无条件扩句在;自我提问法。

练习:

1、小明读书。

2、红旗升起来了。

3、天空布满乌云。

4、我们要遵守纪律。

5、比赛在进行。

6、雨下起来。

7、列车通过大桥。

8、心情激动。

9、学校开展活动。

10、老师批改作业。

11、他笑。

12、深山有人家。

五、修改病句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5)指代不明:在句子中同时出现了几个称呼,在说明的时候分不清哪个是哪个,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如: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这句话中的“她”到底是谁表达上就不明了。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⒈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换有关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练习:

1、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2、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3、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4、我即使这么用功,但成绩还是不如你。

5、夏天的兴安岭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

6、张明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称号。

7、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8、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9、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10、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11、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2、我们从小要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13、这是一艘最大的我国制造的远洋轮船。

14、这种不爱惜粮食,任意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15、经过老师的教育,终于认识了错误。

16、李明学习很刻苦,因为成绩优良。

17、她千方百计想尽办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同学。

18、桃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又大又红的桃子。

19、我认真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20、她的家乡是北京人。

六、句子排序

方法:

1.时间顺序。

2.方位顺序。

3.事情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

4.地点转换顺序。几种方法综合运用。

练习:

1()()碧溪河从村前流过。()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我家住在碧溪河边,这是江南水乡的小村庄。()河里一群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水面上不时溅起朵朵水花。()春天,桑树抽出新芽,整个桑园就像绿色的海洋。

2()()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长在绿草中,像蓝天上缀着的星星。()小花园在教室的左边,长八米,宽四米。()花园里四周的道路上都长满了青草,好象铺了一层绿毯。()它紧靠短墙,由一排横、两排竖的篱笆和这面短墙围起来。()花是老师精心栽培的,有的长在地上,有的长在盆里,构成了一个个图案。()到了夏天,大的、小的、圆的、长的、各种形状的绿叶,托着红的、黄的、蓝的、白的各色各样的花儿,美丽极了!

3()()地上的水越来越多。()雨落在对面的屋顶的瓦片上。()像一层薄烟罩在屋顶上。()渐渐地连成了一条线。()溅起一朵朵水花。()雨水顺着房檐流下来。()汇合成一条条小溪。()开始像断了线的珠子。

4()()王红同学真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老天爷一直紧绷着脸,阴沉沉的,好象跟谁生气似的。()就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个女同学飞快地朝操场奔去。()天突然下起雨来。()啊!那是三年级(4)班的王红。()下午放学的时候,同学们背起书包正准备回家。()原来,她是冒雨去降国旗的。()红领巾在她胸前飘动,就像一束跳动的火苗。

5()()我们坐在河边柳树下,放下了鱼钩。()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星期天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浅红色的浮标漂在水面上。()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喊着:“我们钓着鱼了!”

七、连词成句。

练习:

1、向可爱的一群书包背着孩子学校高高兴兴地走去清晨活泼

2、五彩缤纷山坡上野花无数引来了蝴蝶的只

3、小吃的上海闻名各色全国豫园

4、的全世界谁疼爱自己的父母不孩子

5、要习惯我们好写每天日记的养成

6、大镜子水池塘明晃晃的了像满一面的

7、旅游胜地的九寨沟著名我国是

8、一妈妈回就到去急忙厨房做饭家

9、打开东东拿出书包认认真真地语文书课文读起了

10、出现了雷雨美丽的天边彩虹过后一道

八、关联词语

常见的关联词语有以下几种:

1、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2、因果关系: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

不管……总……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可是(还是)

5、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

6、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7、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8、承接关系:一……就……;先……接着……;

练习:用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连成一句话。

1、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2、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3、彭德怀杀死心爱的大黑骡子。不让一个战士掉队。

4、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5、你每天坚持早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6、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很多困难。困难不能阻挡我们争取进步的决心。

7、他不了解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他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8、五壮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五壮士有计划地撤退。

9、敌人不在身后。他们可以追上主力。

10、塘里结着薄冰。我们站在水里,溅了满脸满身的泥,心里非常高兴。

练习: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内。

1、 我们(   )把轮船停在港口,(   )冒着狂风暴雨前进。

2、(   )从小学好本领,(   )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力。

3、小王的学习(   )有进步,是(   )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4、妈妈(   )工作,(   )参加业务培训。

5、鲁迅(   )是伟大的文学家,(   )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6、(   )明天下雨,我们(   )要去探望李老师。

7、(   )长城是那样雄伟壮丽,(   )吸引了很多游客。

8、一滴水( )很小很小,(   )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longdn.com/qccp/5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