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最爱的六月黄来了,鲜的眉毛掉下来哉
鱼米之乡的丰饶与温润,最能显见于口腹之道。苏州的吃食精细,肯下功夫,用料也讲究。在悠长的岁月中,苏州美食不以珍奇为贵,也从不哗众取宠,说到底就是两个字——时令。
转眼入了夏,油腻的大鱼大肉渐渐失宠,人们寡淡的味觉中好像总缺了一抹鲜味,于是,“虾兵蟹将”们就成为了苏州人酷暑里的最爱。
俗话说:“忙归忙,勿忘六月黄”
这是苏州一带大闸蟹的老吃客都知道的一句顺口溜
每年七月左右,
除了网红小龙虾
苏州人最大的念想就是它!
今年的“六月黄”已经悄悄地爬上了餐桌
而且还很便宜,售价比去年低!
在这食欲不振的节气里
鲜得你眉毛掉下来
还不赶紧吃起来?
鲜得掉眉毛的六月黄,原来是...搜索
首先你要问了,苏州人7月为啥要吃六月黄?想必很多人都不太明白,其实这里的“六月”指的是农历6月,即公历的7、8月份。
“六月黄”就是“幼齿版大闸蟹”,是大闸蟹生长期中刚刚经过第三次脱壳的“童子蟹”。
虽然现在还不是“秋风起,蟹脚痒”的季节,但这个时候上市的六月黄蟹肉更加鲜嫩细软,蟹黄多多且味道鲜美,一点也不输成熟大闸蟹,所以说“再鲜不过六月黄”。
六月黄吃的是公蟹还是母蟹?这时候肯定又有很多人跳出来说,“黄”嘛肯定是吃母蟹啊!那么就错了,六月黄主要是吃的是公蟹,壳薄肉嫩黄多。
挑螃蟹,青贝、白肚、黄毛、金爪,是检验蟹是否优质的标准,凶悍活力度则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你抓起一只螃蟹毫无攻击性甚至连个泡泡都不吐,那就得考虑一下了。
六月黄要看蟹身和蟹肚。蟹身较胀的表示肉较多,蟹肚透着黄色的表示蟹膏多,是较佳的“六月黄”。
老苏州都是怎么吃六月黄的?搜索所谓六月黄单单只吃螃蟹,当然不够!聪明的苏州人在吃这方面可是尤为的讲究,一只螃蟹能给你吃出个方法,烧出道菜也不为过。六月黄可做面拖蟹、炒年糕、煮粥或滚汤,苏州人最爱吃的一种做法,那就是面拖蟹。
面拖蟹
以蛋面糊裹住蟹黄下锅油炸,再回锅炒香勾芡才能入味,裹在蟹壳上的面糊,能留住六月黄蟹膏的精华,食后别有一番滋味!
第一步清洗螃蟹,用刷子进行深度清理,去掉蟹脐然后从中间对切螃蟹。
接下来就要做面糊,可以适当的在面糊中打入一到两个鸡蛋,这样口感更好!
注意接下来几步是决定面拖蟹成败品相的关键哦。首先将对切的半面均匀裹上面糊。
然后把裹面糊的一端放入油锅,这样可以锁住蟹膛内的膏和水分,以免鲜味流失。
如果可以的话也可以顺便倒入一点毛豆也是不错的。
最后淋多余的蛋糊勾芡收汁。一道金黄的面拖蟹,是不是看的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除了面拖蟹,六月黄还有很多种吃法,无论选择哪种烹饪方式,揭开蟹壳后,那一口鲜嫩浓香的金黄膏油令不少老饕“魂牵梦萦”。
清蒸六月黄
清蒸六月黄更为简单易学,将大闸蟹洗净入锅蒸熟,蘸上调好的姜醋汁,轻轻咬开酥脆脆的金黄色表皮,就能从嘴唇、舌面和牙齿各处感受到六月黄的鲜汁嫩肉。
醉蟹
汪曾祺老先生曾称醉蟹为“天下第一美味”,近年来醉蟹再次兴起,选取小个头的六月黄取出内脏洗净,加入盐、生姜、蒜瓣,再用高粱酒加以浸泡,再加入些许生抽酱油,加盖密封后5-7天,开坛后蟹壳青中泛黄,微甜,有浓郁酒香。
一锅鲜
7月开始,黄鳝也进入了最佳食用季节了,近年来,有人发明了一种“鲜煞人”的做法,把六月黄、野生小鲫鱼、黄鳝一起做成汤,搭配着吃可是很豪华的吃法~这道一锅鲜融合了三种不同的鲜味,能不鲜吗?
“六月黄”炒年糕
“六月黄”炒年糕也是很多人喜爱的一道菜,这道菜里的年糕是亮点,经常是螃蟹没吃完,年糕先被吃完了~
姜葱炒六月黄
“六月黄”的壳非常薄,就是连壳吃,随便嚼一嚼,谁都知道,那萦绕口腔的鲜味是何等的醉人,在夏天可是相当开胃的。
蟹虽美味,但伴随着美味的,还有各种各样的禁忌,这几个部位千万不能吃的!
来源:苏州微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