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苏州春食二
苏州山温水软,人性平和,物产丰饶,建城至今的两千多年间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饮食文化,苏州菜向来不是生猛的、重口味的,很多北方人总以为苏州菜甜,要放很多糖,这是一种误解,苏州菜比较清淡,咸甜适中,当然,说道“淡”,那是比不上福州菜的。苏州人吃东西讲究时令,顺应天时。春天,万物萌发,苏州人的餐桌顿时丰富起来了,书接前文,继续说说苏州春天的美食。青团子
青团子在清明前上市,苏州人祭奠祖宗先人的供桌上,青团子是必不可少的东西,据说供品必须是单数,不知为何?这青团子为春天独有的食品,过了清明就落市了,供应青团子的老店很多,“黄天源”、“采芝斋”、“万福兴”等都做,但真正有名的首推昆山正仪青团子,苏州大部分地方做青团子用青菜汁、苦苓丁等,上海人用艾蓬草,而昆山正仪人用的是浆麦草汁,这是一种野生的麦草,有种特殊的清香。
青团子一般包豆沙馅,豆沙去皮蒸熟,放糖、桂花做馅,馅里必放一块腌制过的糖猪板油,青团子包好后,上笼蒸熟,猪板油便半融于馅中,呈半透明状,一口咬下去,便清香、肥腻、鲜甜,各种感觉涌来。我每年此时都是要去趟葑门横街的,老街上有几家糕团店,供应昆山正仪青团子,同时还供应南瓜团子,买回来码放在盘中,青色的、黄色的间杂,特别好看,春天都装进去了,有时候,思念的情感会变成长久的习惯。鳜鱼张志和渔歌子诗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初春,正是鳜鱼最肥美的时候,苏州水乡,鳜鱼常见,苏州人烹制鳜鱼是拿手好戏,鳜鱼可以清蒸、油炸、红烧、做羹汤等等,我也比较擅长,尤其是清蒸,鳜鱼选一斤左右的,现杀,抹上盐,腌上十几分钟,鱼身剖三刀,铺上火腿片,肚中放入葱姜,浇花雕酒,急火蒸十分钟,取出铺上葱丝,淋豉油,用猪油烧滚浇上既可,这滋味,鲜!
苏州大名鼎鼎的“松鼠鳜鱼”,那是百年老店松鹤楼的招牌菜,天下一绝,这里就不细说了,反正来苏州不尝松鼠鳜鱼,等于到北京不吃烤鸭。有一年去泰兴那,吃到过红烧鳜鱼,用金花菜和鳜鱼同烧,也有特殊风味。
腌笃鲜
春雨润如油,春雨刚下,笋尖变迫不及待地冒出来了,春笋是春天菜谱里的重头戏,而腌笃鲜便登场了。所谓腌笃鲜,腌咸猪肉炖鲜猪肉也,冬天过年时腌制的猪肉,到了春天就可以食用了,把挂在竹竿上的咸肉取下洗净,切成寸大的块,鲜猪肉需得用带脆骨的肋条肉,也剁成块,用大号的砂锅,葱姜、料酒,小火慢炖,再依次放入切成滚刀块的竹笋、百叶结、最后放点莴苣笋。烧这腌笃鲜,技术含量一点也不高,关键之处是加盐的份量和炖的火候,不能咸,也不能太烂。这腌笃鲜上桌颜色是很好看的,咸肉色红、笋色黄,还有淡绿色的莴苣笋,米色的百叶结、再撒上葱花,目迷五色。腌笃鲜的味道非常好,咬着咯吱咯吱的笋、咸香的咸肉、入口即化的鲜肉,最好吃的就是浸透了肉汁的百叶结,顿时多吃了一碗饭。这腌笃鲜是妈妈的味道,承载着浓浓的情感。前世善修,生在苏州!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