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煎饼卷大葱那点事还有这些传说故事

 

山东煎饼卷大葱还有这些传说故事

煎饼卷大葱是山东食物的独有品牌,山东人吃煎饼的历史可谓悠久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传说竟也与山东老乡诸葛亮有关。

馒头包子最初都是由军粮发展而来这煎饼一物也不曾例外,都知道诸葛亮是山东人,在他辅佐刘备之初由于兵马不足常被曹操追杀;说有一次爷几个就被围困在沂河之滨了被打的稀里哗啦,最后连做饭的家伙都给跑丢了,将士们饥饿困乏整顿行装之最后发现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两袋米粉和振士气的铜锣两面,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于是卧龙先生在最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并因此创造了中国食品史上一个完美的杰作“摊煎饼”,他命人把米粉和成浆糊用树枝摊在烧热的铜锣上,就这么中国餐饮历史上的第一张煎饼问世了……

赤壁大战之前诸葛亮曾来东吴,孙权设厚宴款待他席间周瑜把江东的特色菜全揽到孙权怀里了意思不言而喻“这是我的菜”谁也别动。诸葛亮对此很反感二话不说从包袱里取出两张煎饼把剩余的菜都卷进了煎饼大吃特嚼,周瑜大惊曰“先生是想席卷天下乎?”诸葛亮吃完一个卷的菜煎饼拍拍手笑答“独存江东乎”……

接着孙权也要了一张煎饼卷入除川菜以外的几个菜吃起来,并与诸葛亮会心的哈哈大笑,自此,双方联合大败曹兵。

赤壁大战以后,天下三分,孙权因刘备借荆州不还极为恼火,便派诸葛瑾去要,刘备和诸葛亮碍于情面不得不答应,便修书给关羽,让诸葛瑾带着去找关羽,临走托诸给关带去了两样东西,一个是一摞的煎饼和一罐子的糯米粥,关羽收到后揣摩透了刘备的意思“主公他这是要我“兼并荆州”啊,隧把诸葛瑾打发走将荆州纳入西蜀的版图……

为此,东吴人皆归罪于关羽,关羽也因此走麦城,并为东吴大将吕蒙所杀,所以在关羽的故乡山西运城有:“煎饼成全诸葛亮,却害关羽走麦城”的说法

山东出煎饼或者说山东的煎饼好吃这都与山东的地理环境有关,鲁地,地处泰沂山脉西麓属丘陵地带,农作物种植多以粗粮高粱地瓜玉米和山货大枣核桃等居多。在电未出现之前旧时农家多以石磨石碾简单的加工工具磨面拐糊备办一家人的烹调,一个农家妇女扎一块花头巾,手拿一把刷帚推磨或推碾的场面,那是山村少年小时候的永恒记忆,条件好的或做小买卖的人家多出一条小毛驴“袼褙悫”[que]罩一双驴眼挂一铃铛来回的围着磨台转。

摊煎饼的杂面、糊都磨好了接下来就是“摊”了,记忆中的山东乡村每逢冬季来临农家小院的柴禾垛后或土坯磊就的小厨屋里三家一户或五家一盘的娘几个就摊起来啊,那温暖的乡音伴着甜丝丝的麦香连同那围绕在山村上方的袅袅炊烟,在清冷的北方暮色里永远被记忆定格、尘封……

孔府是大家,当然他家也会吃煎饼,不过他家的煎饼与农家的粗煎饼就有些区别。孔府的土地遍布山东江苏河北,孔府吃煎饼首先从原材料上就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孔府里摊煎饼最忙活的时候有几十台鏊子十几个妇女在忙活歇人不歇鏊子轮流摊。后厨有专门的煎饼房。孔府的煎饼品种很多有什么小米面的啦,高粱面的啦玉米面地瓜面的杂粮面的等等,但最著名的最受欢迎的还是枣煎饼,曲阜东的泗水丘陵一带山上多山枣,秋冬晒干的山枣用温水泡透去核掺一点杂粮磨成糊摊成煎饼很受孔府主人和客人的喜爱。

大家孔府自古以来就是朝圣凭吊的地方,再加上贵族之间的这种交往接待就更不必多说,满桌子的珍馐玉馔唯有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却是那软糯糯甜丝丝的枣煎饼,无论是卷菜吃还是单独吃都很好吃。吃一盘再来一盘临走还要带上一些回去,以至后来对这种煎饼的需求越来越大,孔府也借机办成了一处手工作坊规模化生产。摊好的煎饼用油纸包好装进竹篓封上口专门送人,到清朝年间成为专门进贡的圣物食品北上进京那是俺们曲阜人多年里所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了……

曲阜的“碾拧”从单一的原味、咸煎饼发展到加入青菜、五香调料复合味煎饼,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孔子的六十九代旁孙“孔继沣”。

(年生)就像老祖当年住息陬远支旁系一样他家住防山,老爷子年轻开荒种了不少的香椿树,生活过得很滋润。他因受祖训教化及儒家思想影响,仁义天下深得民心被当地人称为活财神。由于每年香椿产量过盛,而当时又无法加工成商品于是他创立了一个煎饼作坊,并在烙制煎饼时尝试夹入了香椿、大葱、花椒叶等配料,没想到煎饼一出很受兄弟爷们欢迎,这又为他赚得一笔不小的财富。后来这种“夹馅煎饼”送入了孔府给公爷品尝,得到公爷赞赏和认可。并被孔府作为贵重礼品多次进贡给道光皇帝,至于后来老爷子有没有被任命为孔府煎饼房的掌柜没有类似的资料显示。

孔继沣虽是一生荣华富贵,但晚年好赌,有一夜输去十八顷土地和多个商铺的说法(当然也包括那煎饼作坊),后来生活潦倒,靠着儿子和孙子重拾摊煎饼的旧业。孔继沣去世后,曲阜这一特色牌子不再响亮,原来的工人也都各自回家,大伙想吃的时候就会三五个聚拢到一块摊两天,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在当地老百姓的农家小院里得到了普及,成为了香酥的“咸碾拧”。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手工摊制饼皮时却怎么也摊不了从前的那么薄了,馅料虽也差不多,但却没了原来那种扑鼻香(据说继沣老祖的夫人厨艺惊人,在和面和配料时都有讲究,为把煎饼进贡给皇帝,在配料上下了很大的心血,这份匠心独造的配方谁又岂肯对外呢?)老爷子的孙子孔昭荣下边的小字辈孔宪伦孔庆霖都没再从事这份传统煎饼生意,但乡亲们都知道他们家摊的煎饼还是比一般人家摊的好吃。祖上留下的手艺直到孔庆霖的儿子孔繁昌手里又重新得到传承发扬,老话说又续上了弦。孔繁昌在梁山习武九年,练就了一身豪气爱结交朋友各路兄弟数百,每逢佳节自家特色煎饼就成了朋友间往来的最好馈赠品,于是曲阜煎饼在孔繁昌这一代又有了新局面,在兄弟们的支持宣传下老树泛新芽曲阜煎饼由此在泗水、兖州、邹城、梁山等地得到广泛流传。

勤劳善良的曲阜人在原有的香椿、花椒叶五香面基础上又加入油炸花生米等原料又香又酥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香酥煎饼。南离曲阜百十里地的滕州也有一种煎饼衍生品名曰“菜煎饼”要什么,摊菜煎饼的大嫂给你加什么里边有土豆丝、青椒鸡蛋、韭菜南瓜丝等众多青菜,有菜有饭可谓老少皆宜之快餐佳品。我时常会想天津的“煎饼果子”是否就是当年的山东人带去的呢?混穷的山东人空有一身蛮力到哪都不受人喜欢,走了一天累了,末了在街边的墙角处拿出自己带来的煎饼买一根街边的油条一卷吃的那叫一个香,故事的结尾处是山东人先是跟着小摊炸油条后来就卖起了煎饼果子……

至庸餐饮老济南四合院

泉水小院

王府池子四号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longdn.com/qcjz/113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