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棵青菜,饱含着农民的一片心机和辛勤
当我们每日三餐吃着盘中的青菜时,感到很平常。但是这小小一棵青菜,从一粒种子到收获上市的整个过程里,农民却花费了不少的心机,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经常上街买菜的人,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超市里的菜比小店里的菜要便宜好多,大城市的菜反倒要比小地方的菜便宜。
这是为什么呢?差别就在于超市里绝大部分的菜都是规模化采购大棚种植的。一些农贸市场或小店里的菜,却是农民在露天田地里种植的。
大棚规模化种植,受自然气候影响较小,时间短,人工成本低,卖出的价格就低。而露天田野则与之相反,所以价格偏高。
在没有大棚的田里种菜,首先必须整地刨散土块。待土质经太阳晒干后方能播种。这一步很重要,它能利用太阳的紫外线,把泥土表面的一些细菌、虫卵杀死,有利于菜苗的生长。
有的农民还会在此时先把一些土杂肥,混到泥土里面,作为根底肥。土杂肥产生的异味会减少虫害,用这种方式种出来的菜是最好吃的。
平整地面播上种子,要马上浇水让土面湿透,使种子及时吸收到水分,能够很快发芽出苗。
一般的叶菜三到五天都可以发芽出苗,但有些像香菜、芹菜之类,十天半月才出苗的也不少见。
菜苗破土以后,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和地面的干湿度,早一次或早晚两次浇水。浇水这个简单的活,并不是像大家在电视里看到的,到处都有水龙头,水管。许多地方的菜农都还是在附近沟渠里用肩挑水的。
一般菜苗高度在两寸以下的时候是不能施肥的,这个时候如果施肥会造成肥害。长到两寸以上,第一次都只能施薄肥。
如果地里长岀了杂草,为保证菜苗茁壮成长,农民们都是用手把杂草拔掉。
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都会产生虫害。一旦有了,就要根据虫害的性质采用恰当的方法消杀。现在一般的农用杀虫药毒性都比较低,使用15天(已含20%的安全期)以后就会消失。一般菜农都会把握距收获期的安全时间用药。
播种前加入土杂肥的菜地较不易生虫害,少量的虫害菜农们也不用药,有的甚至是用手抓掉。
菜苗长到了二寸以上的时候,就要追加壮肥,以后一般都一周施一次肥。
南方的多雨季节,菜农们还是要看天吃饭的,连绵三四天的小雨,叶菜就会烂掉。所以有的农民在这个季节里面,他们宁愿让菜地空着,也不去种植。
农田里面的叶菜,有的会在菜心底下残留泥土痕迹,在太阳直射的光合作用下,它与大棚种植的同类青菜,色度要深些,亮度更有光泽,枝果比较硬些,有的叶子上甚至有明显的虫咬痕迹。
有别于大棚种植的,同一品种的叶菜,露天里种植的菜入口一般觉之较硬,虽略有苦涩味道,但菜味更浓,香气也重些。
有人喜欢露天地里的青菜,觉得菜味较好。有人喜欢大棚种植的青菜,觉得比较卫生。可不管那一类青菜,都饱含着种菜的农民们一片心机和辛勤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