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用来喂猪到餐桌上的高档菜肴,这种蔬菜

 

大家好,我是老吴,一个永远嘴馋的潮汕人。

番薯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粗粮,从它传入中国的那一天其,它就以极强的适应能力以及极高的产量受到人们的喜爱,在饥荒的年代,番薯就是人们最好的粮食,其地位虽然次于土豆,但是作用却丝毫不逊于土豆。人们都知道番薯好吃,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番薯叶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

小编是农村人,在以前,村里面养猪的村民有很多,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放一个专门盛放泔水的泔水桶,每天傍晚时分,都会有人挨家挨户收泔水挑回家喂猪。但是由于当时生活条件不好,人们还只能勉强吃个温饱,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泔水可以喂猪,所以这些养猪的村民基本上都会在自家的田里种上几种作物,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厚合(牛皮菜)和番薯。尤其是番薯,番薯在潮汕这边也叫粉葛,收获的时候,底下的粉葛是人吃的,而粉葛藤(即番薯叶)则拿来喂猪,而别人家里不养猪但是也中番薯的,这些番薯叶也会留在地里,等着他们来收,所以以前的猪吃的都是纯天然的饲料,肉质特别好。

番薯叶其实很早以前在民间就被拿来做成菜了,但是为什么以前的人对于番薯叶不怎么待见,甚至拿它当成饲料呢?在以前,番薯由于是一种粗粮,并不受富人的待见,他们认为穷人才会沦落到去吃番薯,而番薯叶的地位自然高不到哪去。而普通老百姓用番薯充饥,番薯叶也不是说不能吃,但是这种叶子炒菜特别费油,油下得不够,根本不好下口,而当时的生活本来就不好,普通人家哪里有那么多的油来炒菜,所以人们自然就对它有点嫌弃了,既然没什么人吃,那就用来喂猪吧。而到了现代,健康养生的理念变得流行,人们发现了番薯叶的营养价值特别高,具备很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再加上现代人生活好了,什么都不缺,能将番薯叶做成非常美味的菜肴,所以番薯叶就成了人们非常喜欢的保健蔬菜了。

在潮汕这边,番薯叶其实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潮汕人吃番薯叶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古代的时候番薯叶就被做成了菜肴了,现在生活好了,番薯叶也重新回到了潮汕人的餐桌上面。潮汕地区做这道菜也是有着自己的特色,首先油一定要够,而且油最好就是用猪油,那样才够香,加入蒜蓉,猛火爆炒,调味用的是鱼露,最后再加入富有潮汕特色的普宁豆酱,这样一道潮汕口味的普宁豆酱炒番薯叶就完成了。因为油放得足,所以番薯叶的口感非常爽滑,再加上普宁豆酱独有的酱香味,使得整道菜色香味俱全,看着都流口水。

番薯叶在潮汕地区并非只有这种最普遍的做法,对于饮食有着独到见解的潮汕人还将最为普通的番薯叶做成了高档的菜式,这就是潮州菜中的一道经典菜肴“护国菜”。相传在南宋末年,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逃亡到了当时的潮州,为了避难,寄宿在了一做深山古庙中,寺中僧人听说他是皇帝,对他非常恭敬,他们见赵昺一路奔波,饥寒交迫,但是寺中一时没有什么可以招待这位皇帝,于是在寺内菜园里采摘了一些番薯叶,挑了一些鲜嫩的叶子做成了蔬菜羹。肚子咕咕叫的皇帝看见了这碗碧绿清香的蔬菜羹,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而这道菜入口的软滑鲜美让他顿时精神百倍。这位皇帝看到僧人们在自己落难之际,尽管寺中寺中很困难,但还是设法为他做了这道汤菜,因此倍加感动,于是将这道菜取名“护国菜”。

这毕竟只是传说,真假难以考证,但是护国菜的确是潮州菜的一道非常经典的菜式,并且经过了历代潮汕厨师的改良,这道菜早已身价倍增,与番薯叶的廉价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在的护国菜,已经不是简单的菜羹了,潮汕的厨师将新鲜的青蟹蒸熟,取出蟹肉,加入鱼露、胡椒等调料,再勾芡做成了蟹肉羹,再将其与番薯叶做成的青菜羹混合在一起,就变成了这道经典的护国菜。在潮汕地区的很多菜馆,你都能见到这道菜的身影,而潮汕的厨师别出心裁,将组成护国菜的两种羹盛在碗里使其呈现出一个太极八卦的造型,更是让这道菜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番薯叶在这道菜中,摇身一变,顿时身价倍增。能将这两种原本毫不相干并且“门不当户不对”的食材结合到一起,还产生了神奇的反应,这也让人不得不佩服潮汕厨师的智慧啊。

也许你现在很落魄,感觉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是有句话说得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总有一天,你的价值会被别人所发现,而那个时刻,就是你身价倍增的转折点,就像这番薯叶,极为普通的菜,在以前甚至被人嫌弃去喂猪,但是其原本的价值是改变不了的,没被人重视只是因为那个时间段还不是时候,等到它真正被人重视了,它摇身一变,就成了人人喜爱的养生蔬菜了。

本文由每天都在郁闷的老吴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longdn.com/qcgx/115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