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青菜栽培
01
青菜生长的基本特性
1---温度
耐热抗寒能力都较强,不同品种间对温度的适应性有些差异。一般种子在30℃时都能正常发芽,生长的适温为18~25℃。
2---水分
根系浅,不耐旱,需在保持湿润的条件下生长,高温并干燥时易抽苔,但水过多或积水造成沤根。
3---根系不发达、根毛退化
莲藕因长期生长在潮湿的土壤或水中,吸水容易,根系逐渐削弱,根毛大多退化,根系的吸收能力弱。因此,栽培时要求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沃而较黏重的土壤。
4---土壤营养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的粘土或冲积土为佳,氮肥尤其在旺长期影响产量与品质。
02
品种选择
秋冬白菜
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冬栽培为主,依叶柄色泽不同分为白梗类型和青梗类型。适宜秋冬栽培的品种有白梗的“南京矮脚黄”、“亮白叶”、“四月白”等。青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上海青”、“苏州青”、“春油”、“京绿”等。
春白菜
植株多开展,少数直立或微束腰。冬性强、耐寒、丰产。按抽薹早晚和供应期又分为早春菜和晚春菜。适宜早春栽培的品种有“南京亮白叶”、“春油”、“四月齐”等。晚春菜的品种有“南京四月白”、“京冠”、“四月慢”等。
夏白菜
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又称“火白菜”、“伏菜”。适宜夏季栽培的品种主要有“热抗白”、“矮抗清”、“矮杂一号”、“夏冠”、“夏绿2号”等。
——爱因斯坦
03
生产技术流程
01
育苗
——1.播种育苗春、夏、早秋青菜可采用直播,秋冬进行育苗移栽。夏季高温季节可设置防虫网、遮阳网的大棚下育苗;冬季早春气温低,为防止先期抽薹,可利用拱棚育苗。播种前,在清洁田园的基础上,每亩投入农家肥料-kg或商品有机肥-kg,三元复合肥10kg-15kg,然后机械翻耕作深沟高畦。耧平畦面,均匀播种,适当镇压后,均匀喷淋清水,夏季可用遮阳网覆盖畦面保墒降温,促进出苗。可用精量播种机播种。————2.苗期管理播后2-4d,出苗率达到60%-70%时,除去覆盖物。苗期间苗,间去挤苗、病虫伤残苗,最终株距保持2-3cm,并随时拔除杂草。出苗后视墒情,早晚浇水。2-3真叶期,依长势(若苗弱、苗小、叶呈淡黄色)结合间苗、浇水时按5-10kg/亩施尿素追肥————3.壮苗培育收青苗的,可在出苗25d-40d直接分批收获上市。冬春育苗移栽的,真叶4-5张,苗龄25d-30d,无病虫害,叶色清秀,根系发达,植株健壮。——02
定植
——1.整地做畦在前茬清理完毕的基础上,夏季尽量深耕翻土晒垡,在整地前施入基肥,基肥施用应符合相关规定,肥料中有机N和无机N比例不小于1:1.然后机械翻耕,深度为20-25cm。开沟畦宽1.2m,沟宽30cm,沟深25cm,每30m开一条腰沟,四周开围沟,沟深30cm,沟宽30cm。————2.生长期管理缓苗后,视墒情,及时浇水。定植成活后,依据苗情追肥2-3次,每亩每次使用尿素3-5kg,收货前30d停止施肥。肥料施用应符合规定。活棵后封行前,及时中耕除草。——04
主要病虫害及防控关键技术
A主要病害霜霉病
主要为害叶片,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淡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或不规则黄褐色病斑。潮湿时叶背面长出白色霜霉层。后期病斑枯死,变为黄褐色并连接成片,致全叶干枯。
发生与流行适温16-24℃,相对湿度70-80%,雨多、雾大、露重,早播,栽植过密,浇水过多,或排水不畅易发病
防治?选用抗病品种。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最好水旱轮作。?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及时清沟排渍,增施速效磷钾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药剂防治:64%恶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安全间隔期3天。2%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软腐病
植株外叶上叶柄基部与根茎交界处先发病。初呈水渍状,外叶晴天中午萎蔫,早晚或阴雨天尚可恢复,几天后外叶平铁地面,不再恢复。另一种症状是先从菜心基部开始发病,植株生长正常,心叶逐渐向外腐烂发展。根部及叶内部变褐色腐烂,并伴有恶臭,用脚踢植株易脱落。
发生与流行病菌在土壤、堆肥及害虫体内越冬,借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昆虫等传播,一般播过早,连作及低洼地发病重。防治?选栽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和合理安排茬口:采用高畦栽培;田间发现重病株时应立即拔除、在其穴内撤施石灰粉消毒。注意雨后或灌溉后及时清沟排渍。结合防病增施0.2%磷酸二氢钾、硼肥等叶面喷施,提高抗性。?化学防治: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病毒病
被害植株矮小、畸形,叶色浓淡不均,黄绿相间,叶片皱缩卷曲或凹凸不平,常生许多褐色小斑点,新生叶出现明脉或花叶,老叶生褐色坏死斑。病株根系不发达,严重影响生长发育。
发生与流行病源主要由蚜虫传播和接触传染,一般夏秋季节发生较重。苗期特别是7叶前易感病,侵染越早发病越重。播种过早,高温干旱,蚜虫多,管理粗放,土壤干燥缺水,缺肥地块发病重。防治?选栽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实行轮作和合理安排茬口:采用高畦栽培;适期播种,躲过高温及蚜虫猖獗季节。苗期要防蚜。?化学防治:1.5%植病灵乳剂倍液,或5%菌毒清水剂-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B主要虫害菜粉蝶、菜青虫幼虫啃食叶肉,重者仅残留叶脉,虫粪污染叶片,降低商品价值。
发生特点:菜青虫以蛹在墙壁屋檐或篱笆、树干、杂草及残茬上越冬,也可以幼虫在温室越冬。危害有2个高峰,春季4月下至6月下,秋季8月下至10月。
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灭虫灯,黄板诱虫。
?药剂防治:1%苦参碱水剂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2天。2.5%多杀菌素乳剂0倍液,安全间隔期1天。
甜爱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肉,只留表皮,3龄后分散为害,食量大增,食叶成孔洞缺刻,甚至仅剩叶脉。
发生特点:一年发生4-5代,以蛹在土室内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3龄前群集危害、4龄后,食量大增,昼伏夜出,有假死性。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暴发的害虫,一年中以7-10月危害较重。
防治方法:
?秋耕或冬耕,可消灭部分越冬蛹。
?采用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春季3-4月清除杂草,消灭杂草上的初龄幼虫。
?人工摘卵和捕捉幼虫。
?药剂防治:5%定虫隆乳剂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10天。
蚜虫成虫、若虫均可刺吸植株内营养汁液,造成植株失水或营养不良。轻则形成褪色绿色小点、叶发黄,重则叶面卷曲、皱缩,严重的是传播病毒病,造成植株矮化、扭曲、早衰等。
发生特点:7-10月为危害期,一年发生十多代,在适温24-26℃,相对湿度60-70%,繁殖能力极强,4-6天可完成1代。
防治方法:
?铲除田内外杂草,清除田间植株残体,减少虫口基数。
?黄板诱杀
?药剂防治:1.8%阿维菌素0倍液,或2%印楝素乳剂-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5天。
小菜蛾初龄幼虫仅能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在菜叶上形成一个个透明的斑,产重时全叶被吃成网。
发生特点:以蛹越冬。翌年春5月成虫羽化。初孵幼虫潜入叶肉取食,2龄初从隧道中退出,取食下表皮和叶肉。幼虫很活跃,遇惊扰即扭动、倒退或翻滚落下。
防治方法:
?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周年连作。
?物理防治,小菜蛾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可用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药剂防治:1%苦参碱水剂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2天。2.5%多杀菌素乳剂0倍液,安全间隔期1天。
黄条跳甲一般春秋季发生较重,并且秋季重于春季,连作地最重。幼虫只食根,咬断根须,影响植株吸收养分而萎蔫,多幼苗影响较大。成虫食叶,将叶片吃成孔洞或裂孔,严重时使叶片呈麻点状,以幼苗受害最重。
发生特点: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生,世代重叠,气温达到10℃以上开始活动、取食。成虫善于跳跃,高温时还能飞翔,一般中午前后活动最盛。成虫有趋光性,对黑光灯敏感,成虫寿命长。幼虫在土中孵化、取食、发育、化蛹,成虫出土为害叶片。
防治方法:
?实行轮作,将十字花科蔬菜与其他蔬菜轮作,水地蔬菜和旱地蔬菜轮作,可以减少受害。?清除菜园残株落叶,铲除杂草,消灭其越冬场所和食料植物,以减少虫源。
?深耕,土壤处理。药剂防治:40%毒死蜱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
采收
01月
采收:产品必须符合NY/T的规定。采收幼植株为目的,注意鲜嫩,无老化状态。成株采收为目的的,内叶长至齐平菜口,无抽薹现象。青菜单株重达到0.12kg以上或根据市场需求,可开始分批采收,用刀在根基部截断
02月
包装储存:除去多余外叶、黄叶、病叶。把青菜清洗去泥渍、杂质等。剔除叶柄折断、抽苔、病虫害、机械伤等明显不合格青菜,然后放入塑料蔬菜周转箱内,装卸、运输时要轻拿、轻放
禁止使用的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胺苯磺隆单剂、甲磺隆单剂、百草枯水剂、胺苯磺隆复配制剂和甲磺隆复配制剂。
编制依据
GB-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7农药合理使用标准(八)
NY/T-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2/T4-6绿色食品青菜生产技术规程
扬州市农业委员会
监制
扬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扬州市蔬菜学会编制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