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苏州人端午要吃五黄原来是因为

  农历五月初五,家家户户过端午。空气中漂浮着粽子的清香,端午节转眼就来到啦!与其他地方端午纪念屈原不同,苏州的端午是祭祀早于屈原多年的伍子胥。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曾帮阖闾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后来,夫差赐他自尽,用皮口袋装着他的尸体扔在了胥江里,也就是所谓的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是日正是五月初五,端午。于是民间盛传“子胥死,水仙生”,从此“祭伍子,迎水仙”就成了吴地端午的重要内容。

(图为年苏州举行的伍子胥祭祀大典)

端午苏州的习俗有很多,吃五黄是其中特色。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黄酒这就是苏州人饭桌上的五黄了。

那么,端午缘何要吃“五黄”呢?今天不妨来了解一下,涨涨知识。

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在古时,五黄餐可是富人才有的排场。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二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故而人们会用一般黄酒代替。

说起来白娘子这段故事的原形《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还是在明朝苏州人冯梦龙《警世通言》里第一次出现的。

其他的四黄,黄鳝最肥,肉嫩鲜美,营养丰富,吃黄鳝能适当补充维生素,也能祛风湿;

端午节前后是黄鱼的产卵期,此时的黄鱼体内积蓄了很多脂肪和营养成分,谷氨酸含量的增加使鱼肉鲜美香甜。新鲜的鱼肉中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碘等无机盐含量都很高,非常滋补;

民间有吃了咸蛋黄,夏天不中暑的说法,吃咸蛋黄可以防暑、开胃,还能补充夏天人体流失的盐分;

黄瓜具有除湿、利尿、降脂、镇痛、促消化的功效,尤其是黄瓜中所含的纤维素能促进肠内腐败食物排泄,而所含的丙醇、乙醇和丙醇二酸还能抑制糖类物质转化为脂肪,对肥胖者和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利。

除此之外,苏州端午的习俗还有很多——

佩挂香囊

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端午节,苏州风俗要戴香囊。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香囊形状多样,上绣有花、草虫、鸟及罗汉钱等花样,款式极为精美,玲珑可爱。

挂菖蒲

在民间传说中,艾草是神仙的宝剑,可用来辟邪用。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都洒扫庭除,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用以驱瘴辟邪。

吃粽子

苏州家家户户在端午自己包粽子,用青箬叶或青芦叶包裹糯米及各种馅料成三角圆锥形,这是小脚粽,或者包成筒状,叫枕头粽,放在锅里大火煮沸,然后文火慢慢煨,几小时之后就熟啦。

馅料名目众多,有猪肉、火腿、赤豆等,大致分咸、甜、白三种,有荤有素,小羽毛最爱的就是肉粽子啦,软糯鲜香,特别好吃!不过糯米不易消化,可不要多吃哦!

龙舟竞渡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古代竞渡场面很大,州内官员、百姓都会前来观看,热闹非凡。

还有给小孩子穿五毒衣、悬挂钟馗像、缠五色丝、吃五毒饼、射五毒、佩带符篆等等习俗,想必这个端午会过的有滋有味有意思吧!

看到最后的才是真爱!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青海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longdn.com/qczf/39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