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差异化,让小小冒菜馆在四千家餐厅中脱

 

芙蓉树下冒菜

成都冒菜品类的佼佼者

随着房租、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一些投入小、复制快、盈利能力强的餐饮业态,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心头好”。冒菜,这个火锅、麻辣烫的近亲,便是其中的一份子。

据大众点评显示,仅成都地区就有家冒菜店,如果按照门店规模,存活时间长短、盈利能力来做为衡量标准的化,芙蓉树下冒菜,当之无愧算是成都冒菜品类当中的佼佼者,五年的时间发展门店余家。

这家几十平米的小店,如何将冒菜这样的小品类餐饮做好的呢?

美术老师跨界做餐饮

亲力亲为三年半时间

餐饮行业的水很深,几乎每一个环节都随时可能让你掉入坑里,但对于一个过去在大学里做美术老师,完全没有一点餐饮经验的贾国金来说,自打开店到今天就持续在赚钱,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年贾国金开了第一家芙蓉树下冒菜店,他就亲自做店长,事无巨细的管着店里的每件事情,并且一做就是三年半的时间。

“贾国金说:“假如这几年我只做甩手掌柜,只在乎老板的身份,那可能也不会有现在的发展,很多人会觉得三年多的时间只做一家店,是不是一件很傻的事情,可是我想说如果没有这三年多的积淀,就不会有最近这一年多的高速发展”。

五大区隔

直打传统冒菜要害

三年半的店长经验,加上多次外出考察学习,逐渐让贾金国意识到“细心、对产品和味型把控的天赋”是做冒菜的优势。

但“产品单一、不注重环境、夫妻店小作坊式经营方式”却是冒菜走不出去最根本的原因。

意识到传统冒菜的盔甲和软肋后,贾国金觉得优势的地方应该继续继承,劣势的地方全部改进,直打传统冒菜的要害。

那么他是如何差异化竞争呢?

1搭建冒菜的产品体系

冒菜,是庶民出身,自打诞生之日起就被打上了平民美食的烙印,即使现在产品种类多样,但大多数还是处于乱拳打死老师傅阶段,顾客需要加青菜就给加青菜,需要加牛肉就给加牛肉,还是比较杂乱无序。

这三年半的店长生涯,让贾国金意识到即使是做冒菜也要有产品体系,不然完全是按照顾客的口味需求走,不能起到一个引领消费者的作用,所以贾国金就专研产品体系。

最终芙蓉树下确定了以素菜+招牌菜+套餐+特色荤菜+新品的五大产品体系。

“贾国金说搭建冒菜的产品体系,有三点好处,一是整洁的菜单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二是对门店成本控制方面有好处,三是让顾客的记忆点不会分散,让顾客有记忆度和辨识度。2按份卖,提高翻台率

传统冒菜,麻辣烫,85%以上都是采用的是自选模式,贾国金觉得这样的模式也是不错的。

但是对于芙蓉树下冒菜来说,如果自选的话势必要在门店内放冰箱和菜品展示柜,对于门店面积在60~平的冒菜店来说,放上了这些营业面积就会被缩小,直接影响了营业额。

另外,自选点菜的模式会让每个顾客在选菜环节都会花费大量时间,这对于提高翻台率是不利的,所以芙蓉树下冒菜按份卖,提高翻台率。

3在油上下功夫,迎合年轻人的喜爱

传统冒菜90%以上都是在用香油卤水做冒菜,而芙蓉树下冒菜用的却是火锅红油冒菜,大大小小将红油升级了20次,最后才升级成现在芙蓉树下冒菜用的红油。

自从芙蓉树下用了红油后,不但和竞争对手实现了差异化竞争,也更贴近年轻人的口味。

4做冒菜,菜品名字很关键

餐厅经营本来就是一环套一环的过程,起名也是一个大学问,贾国金深谙名字的学问,芙蓉树下的冒菜本来就是花的名字,所以冒菜套餐贾国金也是以花为媒,比如:

一人餐叫“一枝独秀”

双人餐叫“花好月圆”

四人餐叫“国色天香”

六人餐叫“芙蓉锦绣”

八人餐叫“百花齐放”

是不是很有意思?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记住,菜品起名字一定要和餐厅名字互相支撑匹配。

5装修,把成都元素融合到环境中

1.0

早期的冒菜就是路边摊的形式,小商小贩们用锅冒一下就给人们打包带走的美食,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更别提环境了,这是冒菜的1.0阶段。

2.0

在前后,随着冒菜开始门店化,真正的有了坐的地方,但是还是无法摆脱苍蝇馆子印记,这是冒菜的2.0阶段。

贾国金意识到想要让冒菜开出成都,就必须在环境上下功夫,他觉得芙蓉树下冒菜是一个成都走出来的冒菜品牌,不能丢掉成都这个属性。

于是在芙蓉树下冒菜,你能看到川剧女旦、川西民居被绘画在墙上、憨态可掬的熊猫在展示柜上、竹子被应用在软装中,无处不成都风。

商业竞争,往往就是这样,可能很多人看不上,瞧不起的小品类,最终往往复制和繁衍速度最快。

从芙蓉树下冒菜的案例可以看出,虽然小品类餐饮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必须有区隔和差异点才能立足于市场上,最后决定能够一个品类能否走的长远还是来自于创新。

文章转自







































北京那个医院看白癜风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ualongdn.com/qczf/8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