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地方菜
湖北美食
1.湖北传统名菜----黄州--文赤壁东坡肉
东坡肉又名红烧肉、滚肉、东坡焖肉,是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
东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且各地做法也有差异,有先煮后烧的,有先煮后蒸的,有直接焖煮收汁的。但主料和造型大同小异,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猪肉,成品菜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麻将块儿,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起一块尝尝,软而不烂,肥而不腻。
东坡肉黄州东坡肉,湖北传统名菜。
相传元丰三年(公元年)二月一日,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他自己开荒种地,便把此地号称“东坡居士”。这就是“苏东坡”的由来。在黄州期间,他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
苏轼在徐州及黄州时烹制的北宋文学家苏轼(号东坡)谪居黄州时所创,其特点是汤肉交融,肉质酥烂如豆腐,吃起来肥而不腻,别有风味。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大诗人,遂取名为
“东坡肉”,并加上冬笋和菠菜两种佐料,寓意“东坡”,一直流传至今。
2.湖北特色火锅----荆沙甲鱼
“千湖之省”的湖北,壮阔的长江和汉江水贯通全省,秀美洞庭湖、洪湖和梁子湖镶嵌东南,渠港交织,水网密布。这就形成了鄂菜以“水产为本,鱼鲜为主”的特色,其中甲鱼和龟列为水产十大名贵水产品。荆沙甲鱼是一道荆州的传统名菜,取之于洞庭湖的野生龟为主料,经精心烹制而成的。
荆州龟这道菜源远流长,战国末年,《楚辞·大招》中开列的宴席单,列有较多的水鲜菜式,其中尤以荆沙龟最具风味。龟历来都是公认的滋阴凉血润燥之品,荆沙甲鱼,历史渊源流长,战国末年,《楚辞。大招》中列为宴席佳品。
3.湖北特色菜----公安石锅鱼杂
石锅鱼杂的巧妙之处在于,制菜容器颇为独特,乃一花岗岩凿成的双耳石锅。精选洪湖花鲢鱼头、鱼泡和鱼仔,佐以内含滋补药材的调料,放入石锅细心烹煎而成。洪湖花鲢鱼泡的特点是肥厚,口感糯滑而有嚼劲。
鱼头鲜美,香嫩可口。食这道菜,脆、硬、软的多种口感应有尽有,妙不可言。
4.湖北特色小吃----欢喜团(早点)
在湖北叫欢喜团,也叫芝麻团,
外酥里糯,香脆可口!
5.湖北特色菜----千张炒肉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太和千张,当地人习惯称“谢埠千张”,是鄂州著名的特产,以“薄、软、香”著称,是鄂东南地区的风味食品,堪称“湖北一绝”。太和千张薄如纸,色泽微黄,口感细腻,柔韧耐嚼,满口生香。
太和千张可凉拌,可清炒,可煮食,久煮不变形不变色。当地民间有湖水煮湖鱼,佐以太和千张。
相传,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作豆腐后不久,公元年三国吴王孙权建都武昌(今鄂州)时,这里就开始制作千张皮,孙权迁都建业(今南京)后,委派大将军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太子经常到吴王山避暑和狩猎。
吴王山下一小村庄,因地处两水交汇处,水运的方便,已成为“商贾骈集、货财辐辏,店铺鳞次、帆樯云聚”的商埠。时有一家谢氏豆腐作坊,每天从吴王山虎头泉处取水,做出的一种豆制品,它薄得几近透明,似一张张可捻开的宣纸,入口绵软、清香、甘甜,让人过齿难忘,这就是著名的谢埠千张(俗称太和千张)。
到了宋代,此地商业日盛,油盐柴米布匹生意兴起,城乡豆腐店增多,豆浆、豆花和豆果等品种花样翻新,千张皮也就大宗制作起来;明清时列为朝廷贡品,光绪十一年(年)《武昌县志》将谢埠千张皮载入史书,距今传承已有多年的历史。
千张就是很薄的豆腐皮,将千张丝,青椒丝,肉丝加调料炒出来,味道好极了!
6.湖北特色小吃---油条(早点)和散子
散子
就是一种古老的中式面食,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宋史》记载,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江城早点必备。
7.湖北地方小吃----鄂南糍粑(鄂南--咸宁,黄冈赤壁一带)
鄂南糍粑:是鄂南人民喜庆普遍使用的传统食品,以上等糯米蒸熟捣烂做成锅盖大小的园饼晒干已被储存,用时切成条块。
既可做副食糕点用,又可当主食;既可煎、蒸、烤,又可做汤;既可甜食,又可咸食或淡食。还有一种“粑儿”以糯米粉调制,中裹白糖等馅,外包碧绿“粑儿叶”(一种矮生竹类植物的竹叶,叶大,宽约七八厘米,长近二十厘米),入火炉烤制。
8.湖北特色小吃---赤壁东坡饼(这个赤壁属于文赤壁)
东坡饼又名空心饼、千层饼,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命名的,是湖北地区特色传统美食之一。关于“东坡饼”名称的由来,充满了人文色彩。相传苏东坡被贬海南儋县(现海南儋州)时,当地有一位卖环饼的年迈守寡老妪,她的手艺好,环饼质量高,可是因为店铺偏僻,不为人知生意一直不好。老妪得知苏东坡是著名文学家,就请他为店铺作诗。
苏东坡怜悯她生活贫苦,环饼手艺又委实不错,就挥笔写下一首七绝:“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数句,勾画出环饼匀细、色艳、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钗的形象。老妪将此诗高悬门上,果然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后来当地老百姓为纪念苏东坡,就名之以“东坡饼”,并在儋州流传今。
“东坡饼”不但包含着奇特的饮食文化,还蕴藏着浓郁的乡情文化,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坡饼以鸡蛋清和清水和成面团再拉成条,盘卷成饼,经油炸而成,色泽金黄,酥脆香甜,入口即化,此饼原为黄州赤壁地区的油炸酥饼,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贬任黄州团副练使时喜食,后改称此饼为“东坡饼。”
9.湖北名小吃-----糯米鸡(早点)
糯米鸡是一种常见的武汉早点。[1]炸好后的糯米鸡外表金黄,面凸凹不平,形如鸡皮,故而由此简称。
糯米鸡是武汉江城人过早(吃早餐)的常见小吃之一,任何有油炸点心的过早摊点一般都会有糯米鸡供应。因使用油炸的原故,糯米鸡口感上外层焦脆,内里绵软有肉香。
有两种糯米鸡,荷包糯米鸡是其中一种,另一种是炸制的!油炸糯米鸡,有别于荷香糯米鸡,其外酥里糯,而且内涵丰富(料多)!陪随小编从小吃到大的早点美食两种糯米鸡各具特色。
10.不可不尝的湖北经典小吃----汤包(早点)
灌汤包子,传统特色小吃。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江城名小吃四季美汤包
灌汤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吃之,便就将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整合的魅力。吃灌汤包子,汤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
灌汤包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东京72家正店之一的“王楼”,制售的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东京第一”。北宋之后,灌汤包子在全国流传开来。
汤包子的制作方式:将用半发面皮和瘦皮和瘦肉掺猪皮冻糕加江米、料酒、子母油、甜面酱、小磨香油等制馅,改为用死面制皮和用白糖、味精为馅提鲜。通过“三硬三软”和面,使面皮盘筋韧光滑,不漏汤,不掉衣。还改大笼为小笼蒸制,就笼上桌,旋吃旋蒸,保持旋蒸,既保持了包子的热度和形状的完美,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此即为灌汤小笼包子。
汤包,算是湖北早点中的贵族,饱含汤汁的小汤包,象一只只菊花小坛子,晶莹剔透,且别说吃,就是看已经是一大享受,这可是我们打小只有家中有特大喜事才能吃得上的早餐品种呢。到湖北,不能不尝尝湖北的汤包。
11.不可不尝的湖北经典小吃----精武鸭脖子
鸭脖子,说不可不尝的经典湖北小吃,怎么可能不提到精武鸭脖子呢?现如今,有谁没有吃过香辣透骨,让人欲罢不能的鸭脖子?尽管全国各大城市,每个城市的各条大街小巷都随时可以找到卖精武鸭脖子的小店,但不可否认,
真正最正宗的精武鸭脖子还要到武汉来找,更精确一点的说,应该到武汉汉口那条飘满辣香的精武路上吃精武鸭脖!
12.米酒小汤圆---温暖甜蜜的湖北家常甜汤
米酒小汤圆是类似桂花糊米酒和孝感米酒的湖北家常甜汤,区别是:米酒小汤圆里没有加桂花糊米酒里的糖桂花和藕粉,又比那种加小汤圆的孝感米酒更清淡一些,因为材料好买,做法更简单,米酒小汤圆相比更适合在家制作。
13.湖北特色菜-----藕丸子
藕丸子是湖北最具特色的家常菜,用鲜藕去皮擦成藕丝和剁好的鲜肉加调料和匀,捏成丸子,滚上面糊,炸制而成!外酥里嫩,美味可口!
14.湖北特色小吃----烧麦(早点)
烧麦又称烧卖、肖米、稍麦、稍梅、烧梅、鬼蓬头,是形容顶端蓬松束折如花的形状,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烧卖源起元大都,在中国土生土长,历史相当悠久。现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湖北、湖南、北京等地则将它称为烧麦。喷香可口,兼有小笼包与锅贴之优点,民间常作为宴席佳肴。
15.湖北鱼菜------秋刀鱼(赤壁一带叫关刀鱼)
秋刀鱼,味美,肉鲜,特别是以陆水湖一带的秋刀鱼最上乘!
16.湖北特色菜-----藕夹
两片藕中间夹着肉馅,通过混合着面糊炸过,酥脆可口,配上酸辣的蘸酱更是美味无穷!
17.湖北特色小吃------热干面(早点)不得不尝的小吃
武汉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是颇具武汉特色的过早(即吃早餐)小吃。热干面是武汉以及周边地区人过早的首选小吃,所以武汉人对它的感情,我们就不必再费言语。
18.湖北特色小吃-------面窝(早点)
面窝,是武汉以及周边城市等地方性小吃之一,通常只在早餐时间(武汉人称为“过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
19.湖北小吃----早餐三鲜豆皮(早点)毛爷爷最爱的早点,不得不尝的小吃!
豆皮是一种湖北武汉,以及周边城市的著名民间小吃,多做为早餐,一般在街头巷尾各早餐摊位供应。中午或晚上在一些特殊的餐厅或老字号饭店也有提供。最以豆皮著名的是位于武汉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制作的豆皮在武汉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20.地道湖北名菜清蒸武昌鱼-----毛爷爷最爱的菜之一
武昌鱼是驰名中外的水产,盛产于湖北省鄂州市的梁子湖中,封建社会时是贡品,是席上珍馐。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十分讲究,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清蒸武昌鱼,制作最佳的菜馆是武昌大中华酒楼。
这家酒楼由安徽人集资,创办于年,以擅长烹任武昌鱼著称。由于清蒸的方法最具代表性,通常以武昌鱼作为清蒸武昌鱼的品名。
他们一般用一公斤左右的鲜活樊口鲂鱼作主料,辅以火腿、香菇、冬笋、鸡汤等十多种配料调料,上笼清蒸,严格控制火候,使之恰到好处。蒸好后再在鱼上缀上红、绿、黄各色菜丝,使之色彩艳丽,香味扑鼻,鱼肉细嫩,汤质鲜美。除清蒸外,他们还运用油焖、红烧、花酿等法创制三十多种鱼馔。
武昌鱼得名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二六五年),末帝孙皓欲再度从建业(南京)迁都武昌。左丞相陆凯上疏劝阻,疏中引用了“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两句“单谣”。于是武昌鱼便始有其名。不过当日所说的武昌鱼,可能不是专指鄂州市樊口鳊鱼,但在武昌所产的鱼中以鄂州市樊口蝙鱼为上,故后来就将其美名归于武昌。历代名流学者都有赞赏,它的名声也越来越著。
一九六五年武汉市饮食公司邀请名厨师在武昌大中华酒楼正式定名武昌鱼为地方味菜肴,并继承和发扬了历代名厨师烹调技艺,以湖北的土特产为配料,适当配以名贵海味产品,制造出多种不同的味型,色彩绚丽,味鲜汁浓,清蒸、红烧、油焖、花酿,干煸均美,尤以清蒸为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毛主席的这句著名诗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也就是因为这一句诗,武昌鱼才得以声名大噪。但凡有外地朋友来湖北玩,总是点着名的说一定要吃吃伟人都赞不绝口的武昌鱼,正是应了那句话:酒好还怕巷子深。幸运的武昌鱼有了伟人来为它做广告,想不火都不行啊!
21.银耳雪梨煲南北杏--秋季养颜滋润汤水湖北小吃
湖北人喜欢银耳,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甜品小店都可以买到香甜热腾的红枣银耳汤,就连婚礼酒宴上,都少不了以一大碗银耳莲子汤收尾,可见湖北人对银耳汤的热爱。
据说银耳又叫穷人的燕窝,是平价的滋补品,湖北的女孩子们爱喝银耳汤,所以武汉的姑娘们个个皮肤都水灵灵的,这里面有湖北湿润空气的功劳,银耳汤的功劳也不可忽视哦!
22.珍珠丸子--团团圆圆的经典湖北蒸菜
湖北人喜欢叫丸子为“圆子”,所以这个珍珠丸子如果用湖北话说,应该叫“珍珠圆子”。
它取团圆的好意头,所以通常都是过年过节时才做,是一道比较正式的家宴。
23.冬菇炒腊肉----湖北家常腊味菜肴
都说湖南人爱吃腊味,其实湖北人也一样爱吃,因其一衣带水的关系,一到将近过年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买肉买鱼做腊味。
湖北的腊肉和湖南不同,更偏向于风干肉,只抹盐腌制,然后悬挂晾干,不再熏制(也有熏制的),吃的时候切一段下来,洗净切片,和其它食材同炒。
24.永远吃不腻的湖北菜小菜----酸辣红菜苔
一到12月份,又到了吃红菜苔的季节,几乎湖北的家家户户每天每顿都离不开一盘红菜苔,更有甚者,一次炒上两盘才够吃。天天吃红菜苔必然会换很多不同的做法,腊肉炒红菜苔是其中最经典的一种,而这个酸辣红菜苔更是其中一种让人怎么吃都不腻的经典家常小菜!
25.尖椒萝卜菜---充满清香的春季绿色湖北小菜看似不起眼,但是吃起就知道是美味!
在湖北基本上春季最爱吃的菜!
26.干马齿苋烧肉---家常味道的夏季养生健康湖北肉菜
清炒鲜马齿苋,味道是酸酸的,容易下饭,特别适合夏季,而且干的马齿苋烧肉味道独特!好吃着呢!
马齿苋,又名长命菜、长寿菜、五行草。有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等功效,是特别适合夏季养生食用的野菜。
27.菠菜粉丝汤---盛夏降火清凉湖北小菜
菠菜是很有营养的大众型蔬菜,湖北人自然也一样爱吃。在湖北,菠菜最常见的做法是和粉丝相配做菠菜粉丝汤,或者加一点猪肝,就是补铁养血的菠菜猪肝汤了。
今天要说的这个菠菜粉丝呢,是湖北人常在夏季食用的清爽降火菜肴,仍然是菠菜和粉丝搭档,但却又是不同的一种味觉感受。
28.蒸肉---荤素搭配的湖北营养蒸菜
粉蒸一类菜肴是湖北菜中的独特特色,去湖北菜餐厅点沔阳三蒸(荤三蒸,另还有素三蒸),三蒸里绝对有一味就是粉蒸肉。喜欢用米粉蒸菜可能也是跟湖北是“鱼米之乡”有关,产稻米的地方,无论是做小吃还是做菜都喜欢拿米做文章。用米的清香带出肉的丰腴,菜的清甜,这就是湖北粉蒸菜要突出的风味特点。
29.凉拌酸辣西瓜皮----夏日零成本经济湖北小凉菜脆脆的,辣辣的,清爽,好吃!
30.滑鱼块---朴实鲜美的湖北特色鱼菜
湖北大部分地区地处江汉平原,湖泊河流川罗棋布,水产丰富,因此传统的湖北菜是以“水产为本,鱼菜为主”的,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
31.鲜莲子炒肉末---用小零嘴做的湖鲜小菜(湖北菜)
新鲜的莲子在湖北甚至其它地区通常都是作为小零食吃的。
32.酸辣藕带----一年只吃一个月的湖北水鲜菜
酸酸辣辣,感觉很是不错!
33.糍粑鱼-湖北人不论走多远都忘不掉的风味鱼菜
糍粑鱼有点像川菜中的辣子鸡,麻麻辣辣的,感觉很不错!
34.蛋饺暖锅
蛋饺是湖北人过年必吃的食物,用蛋饺加上其它青菜、菌类或者肉菜做成蛋饺暖锅,是每年春节都要吃的菜。每次吃到这个就觉得心里特别塌实,有家一般的安全感。
35.萝卜丝鲫鱼汤
湖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产丰饶,就决定了鱼类菜肴做法的丰富。萝卜丝鲫鱼汤就是湖北人最喜欢的一种家常鱼汤。鲜甜的鲫鱼加上清爽的萝卜丝,熬出雪白的汤,撒上一点小葱,
36.瓦罐鸡汤
瓦罐鸡汤严格意义上说不算是一种汤,而是相似做法、相同容器盛装的一类汤的总称。顾名思义,瓦罐鸡汤就是用瓦罐盛装,熬出的鸡汤。曾经的瓦罐鸡汤是湖北街头一景。到现在瓦罐鸡汤还是湖北人过年过节用来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呢!
37.排骨藕汤(家乡菜--回味)
说起湖北煨汤,排第一位的自然是排骨藕汤和棒骨藕汤了。莲藕是湖北特产,湖北的藕香甜化渣,熬出的汤自然也清甜无比了。棒骨藕汤不但湖北人假日、家宴、过年过节都要熬,即使是完全不了解湖北菜的外地朋友来湖北吃第一顿饭也是必点这道棒骨藕汤哦!
38..湖北特色菜----茶油鸭(地方菜---武赤壁)
鸭子吃过不少,可用茶油来烹饪应该是第一次听说吧!茶油是一种国际营养学界推荐的健康食用油,被称为东方橄榄油,抗缺氧、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及增进胃肠道的功能有极大好处。
39.湖北特色名菜---盘鳝
盘鳝是将不能动刀剖肚的豇豆鳝鱼放入烧热的铁锅内让它自蹦身亡,除去粘液后,用清水洗净,再入锅放上麻油,微火反复煎之,待鳝鱼由硬变软成卷曲时,放入盐、花椒、姜、蒜、红辣椒丝及麻辣酱等调料,干扁成焦黄色,熟至香气扑鼻,盛盘食之。
40.湖北特色小吃----襄樊牛杂面
襄樊的牛杂面也叫牛肉面。不同于兰州的牛肉拉面。兰州的牛肉拉面其实有着精工细做意味,面,拉得匀称,牛肉,片得够薄,黄澄澄的伽哩牛肉汤配上一小撮碧油油的香菜,有色,有香,有味,有着文绉绉的雅气。
41.湖北特色菜----干烹腊鱼
干烹腊鱼,只有在过年的那段时间才吃得到,不过现在随时都吃得到了!干烹腊鱼,香辣,咸鲜,适合做下酒菜!
42.湖北干锅菜----干锅鸭
干锅鸭,算是湖北干锅菜种的常见的,常吃的菜,香辣可口,回味无穷!有别于啤酒鸭,是满嘴香辣的鸭肉香!
43.湖北干锅菜----鸡肉干锅
鸡肉干锅,有着鸡肉的鲜,辣椒的香辣。可谓是香辣可口!
44.湖北干锅菜---茶树菇干锅
茶树菇干锅,有着茶树菇的爽滑,蔬菜的脆,而且略带辣辣的感觉,适合大众!
45.湖北特色菜----娃娃菜
娃娃菜就是大白菜的亚种,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富含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维生素C、钙、磷、铁等,白菜中的微量元素锌的含量不但在蔬菜中名列前茅,就连肉蛋也比不过它。白菜的药用价值也很高,中医认为其性微寒无毒,经常食用具有养胃生津、除烦解渴、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之功效。
46.湖北特色菜----沔阳三蒸
“沔阳三蒸”源于何时尚无定论,但与沔阳是水乡泽国有关。据记载,当时沔阳是:“一年雨水鱼当粮,螺虾蚌蛤填肚肠。”平民百姓吃不起粒粒如珠玑的大米,只有用少许杂粮磨粉,拌合鱼虾,野菜、藕块投箪而蒸,以此充饥。久而久之,便发展成了驰名湖北的传统名菜。“三蒸”之一的蒸菜,以蒸筒蒿为上品。
47.湖北特色菜-----砂锅洄鱼
洄鱼不论如何做法,因为它的本质味道好所以做出来的菜肴味道都不错。最简单就是就用砂罐慢慢地炖,只放两片姜,炖出白汁以后,放点儿盐,放少许干辣椒,喝之前搁点葱花,其余的东西都是多余之物。
48.湖北特色菜-----凉爽肉(凉菜)
肥瘦兼顾,香辣而不油腻,美味可口!
49.湖北特色菜-----卤香鸡杂
卤鸡杂,香辣可口,即可做零食也可做正菜吃!
50.湖北特色菜---三丝鱼皮
三丝鱼皮,属于凉菜,爱吃鱼的湖北人,连鱼皮都可以多吃饭,凉拌鱼皮,清凉爽口!
51.湖北地方小吃----鄂南糍粑(鄂南--黄冈,赤壁一带)
鄂南糍粑:是鄂南人民喜庆普遍使用的传统食品,以上等糯米蒸熟捣烂做成锅盖大小的园饼晒干已被储存,用时切成条块。既可做副食糕点用,又可当主食;既可煎、蒸、烤,又可做汤;既可甜食,又可咸食或淡食。还有一种“粑儿”以糯米粉调制,中裹白糖等馅,外包碧绿“粑儿叶”(一种矮生竹类植物的竹叶,叶大,宽约七八厘米,长近二十厘米),入火炉烤制。
52.湖北特色小吃------豆丝(既可以做早点---又可以做正菜)
品种有牛肉枯炒豆丝,原汤豆丝,清汤豆丝等品种,不论是年迈的老者,还是时尚的年轻人凡对老谦记豆丝的口感特色都是赞不绝口,肉感润嫩,豆丝酥丝绵软,油而不腻,韧性可口,老谦记脍炙人口,享誉盛名。
53.湖北传统名菜-----煎虾皮
湖北传统名菜。湖北素称“千湖之省”,盛产湖虾,颜色青中带白,壳薄而肉质丰腴饱满,鲜嫩细腻,烹制菜肴则味道香醇,鲜美可口。虾饼煎制是用去壳的虾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匀,煎成圆形小饼。肉色雪白,外衣金黄,味道异常鲜美。
54.不可不尝的湖北经典小吃---堤角牛骨头
吃过精武鸭脖子的人,不一定吃过堤角牛骨头,相比香辣的口感,骨头
缝里寻肉丝的快感,堤角牛骨头比鸭脖子绝对更胜一筹,但因为种种原因,堤角牛骨头一直只在武汉及湖北范围内流行,而没有流传出去,这未免是个遗憾,不过,没关系,湖北人总要给外来的朋友们留点私房味道么,如果有机会来湖北,一定不要错过超级香辣好吃的堤角牛骨头哦!
55.不可不尝的湖北经典小吃-----特色烧烤
江城的烧烤,特色就在可烤的品种繁多,几乎你可以想到的蔬菜,鱼、肉,甚至水果,都可以拿来做烧烤,而最代表这个城市的市井鲜活的夜市文化如果少了烧烤,也就少了不少魅力啦
56.湖北特色美食----土匪鱼
一条鱼半开做一盘,是紫兰麻辣的味道,香辣诱人,还有香菜,顶美味!
57.湖北特色菜-----龙凤配
先将凤头鸡宰杀,去内脏,洗净,在沸水内煮至七成熟,在锅内入味,再入油锅炸至皮酥,切成块,在盘内摆成凤!
58.湖北西北部特色菜------冻豆腐
59.湖北宴席菜-----楚国宫廷菜鱼糕(赤壁鱼糕---吃鱼不见鱼--中国一绝)
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唯欲吃鱼而厌其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娥皇食之,迅速康复。舜帝闻之,大加赞赏。鱼糕从此在荆楚一带广为流传。
60.秋冬季节的养颜糖水---百合豆沙煮汤圆湖北小吃
湖北人喜欢红豆,秋冬季节常喝的甜品有红豆沙,红豆糊,都是养血滋
补的好东西。湖北人也喜欢汤圆,煮米酒,喝了活血暖身,据说常喝还能使人面色红润,不畏寒冷。百合营养丰富,可润肺、清心、止咳、止血、开胃、安神。用来煲糖水,可以润肺补气。红豆富含维他命B1、B12
61、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能补血、利尿、消肿、促进心脏活化。特别是其利尿、消肿的功效。
62.芋头青菜钵---湖北乡土特色的营养青菜羹
芋头青菜钵保留了湖北农家土菜一贯的特色:选最新鲜的时令原料,用最原始的做法,不求卖相精致,只为突出材料最原始本真的味道。青菜的味道里有芋头的糯软甜香,入口即化的芋头能吃出青菜的清爽甜脆,而且亦汤亦菜,一道菜就同时代替了青菜和汤羹,入口润滑清爽,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喝下一碗热热的芋头青菜钵,总能让人感觉浑身舒泰,神清气爽。
63.在经典湖北鱼丸基础上改良-----"鲍汁香菇鱼丸"
鲜嫩可口,入口即化的湖北鱼丸让人一吃难忘,可以说是湖北菜中的经典。根据大众对新口味的需求在传统的湖北鱼丸、全家福等经典湖北鱼丸菜的基础上又做了新的改良,传统的鱼丸也开始以各种不同的面貌摆上了大家的餐桌,如绿色的鱼丸、用鱼肉做皮,鱼丸做馅的财鱼饺子等等。偶尔自己在家做鱼丸的时候,也琢磨着是不是可以做点新的改良,给全家...
64.一鱼三吃---湖北豆浆山菌鱼汤
用鲜美的香菇配合湖北的鲜鱼煮出的奶白的鱼汤想必人人都爱喝,但你有没有想过用豆浆也能煮出鲜美好吃的鱼汤呢?在传统的山菌鱼汤的基础上,略做改良,用豆浆代替水煮汤,做成的豆浆山菌鱼汤不但有蘑菇和鱼的鲜美同时还兼有豆浆的清甜甘美。豆浆山菌鱼汤滋味清爽鲜美,老少皆宜的不错的鱼汤!
65.豆豉辣椒蒸小白刁---最简单好做的湖北腊味菜
豆豉辣椒蒸小白刁看起来是湖南人最喜欢的腊味吃法,但其实你知道吗,在与湖南交界的湖北地区也有类似的做法。这道菜的美味,也不在入口如何的惊艳,反倒是有点润物细无声的意思,因为咸,所以只能当做佐餐小菜,每次吃不太多,加上一碗白米饭,那种淡淡的米饭香衬托出的腊香,鱼鲜,一直熨帖到人的心里去,这时的你才算是真正的体会了这道豆豉辣椒蒸小白刁的美好。
66.湖北鱼菜----剁椒鱼头
酸辣酸辣的,又带有鱼的鲜美!好吃又营养!
67.红烧鳝鱼乔--连菜名都地道特色的湖北鱼菜
红烧鳝鱼乔,其实按湖北人的方言准确的来说应该是红烧鱼乔,鱼乔,指的就是鳝鱼。长辈们都这样称呼,大致应该是湖北方言里喜欢将某物体弯曲变形的这一状态叫做“乔”,而新鲜不去骨的鳝段炒好后也是会弯曲成两头翘的,所以久而久之,语言生动有趣的湖北人将鳝鱼都统称为鱼乔,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叫法。
68.腊鸭萝卜汤----适合春天的湖北腊味熬汤
这道腊鸭焖藕,腊肉并不是只能配藕,还可以和萝卜陪的!温暖一些的春天,用水灵灵的白萝卜熬出的腊鸭萝卜汤比腊鸭焖藕更加清爽滋润。
69.猴头菇炖鸡汤---湖北瓦罐鸡汤的升级版
湖北人尤其热爱鸡汤,瓦罐鸡汤可以说是湖北煨汤中的经典。曾经的小桃园鸡汤和现在的汪集鸡汤,相信只要是湖北人就会印象深刻。除了年节时分爱给给自家或亲人朋友买老字号的瓦罐鸡汤做礼物,湖北人也喜
欢自己在家熬鸡汤。而且,根据自家的口味加入其它有营养的材料,岂不是比纯鸡汤吃起来还要方便过瘾?
70.蕨麻杏仁粥---湖北人最爱的美容甜粥
湖北的早点小吃品种丰富,但特别会保养的湖北女孩们,都肤质很好,因为她们喜欢喝各种有美容减肥功效的营养甜粥。如黑米粥、红豆粥、八宝粥、绿豆粥、银耳汤以及湖北人喜欢的桂花糊米酒等。
71.剁椒煮芋头---湖北人最爱
湖北、湖南几省都有秋天家庭自制剁辣椒的习俗,但相比湖南剁椒,湖北剁辣椒的选材有一些不同。在湖北通常选用地方土产的肉质厚实的红菜椒,相比湖南选用的红尖椒,制出的剁椒酱更多出一些辣中带甜的独特味道。
58.珍珠丸子--团团圆圆的经典湖北蒸菜
湖北人喜欢叫丸子为“圆子”,所以这个珍珠丸子如果用湖北话说,应该叫“珍珠圆子”。它取团圆的好意头,所以通常都是过年过节时才做,是一道比较正式的家宴菜。
59.湖北经典红烧菜肴---啤酒鸭
因为湖北水资源丰富,养鸭较多,所以鸭肉是湖北人常吃的一种肉食。但鸭肉纤维较粗,口感不如鸡肉嫩滑,还带有一种特殊的膻味,一不小心就容易做得肉硬味膻难以下口。对付这些,湖北人有自己的独特烹调方法,啤酒鸭就是其中一个!
60河塘三宝----湖北夏季家常菜
河塘三宝是一道湖北人家家喜爱的以藕为原料的家常小菜,其口感青鲜爽脆,而且做法简单,是一道特别适合家庭制作的快手小炒!
61.酸辣开胃的湖北家常小菜---酸辣藕丁
藕是湖北人常吃的家常蔬菜之一,酸辣藕丁更是一道湖北人家家喜爱的以藕为原料的家常小菜,其口感酸辣爽脆,而且做法简单,是一道特别适合家庭制作的快手小炒!
62.干锅脆皮豆腐---经典湖北干锅菜
干锅菜是湖北菜中的一大特色,干锅菜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味道浓郁。菜煮熟后用小钢精锅或沙锅盛装,下面加热,菜里汤汁很少,需要边吃边用勺子搅拌,随着加热时间的变长,锅中菜的味道逐渐变得更加浓郁,而且香味扑鼻,十分惹人食欲。
63.来自大山的营养瘦身菜---湖北山珍野味--魔芋烧鸡
在湖北西北部的山区,那里盛产魔芋,那些曾经埋藏在湖北大山里的特产如今早已登堂入室,走进了现代超市的柜台,走上了大家的餐桌,成为时尚人士们热爱的健康食品。
64.鲜茶树菇炒肉丝---湖北山珍野味
湖北大部分地区地处江汉平原,盛产鱼米,但也有部分地区,如湖北西南部地处山区,东部、东南部处于丘陵地区,盛产山货,比如各类野菜、笋和菌菇,菜色味道也比较浓郁朴素,形成了与平原地带完全不同的饮食特色,以此类菜式为特色的土菜馆因风味独特而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道口味浓郁的鲜茶树菇炒肉丝就是从经典的湖北土菜干锅茶树菇改良而来的。
65.湖北回锅菜肴亦美味---苦瓜香干回锅肉
大部分菜肴都是做熟后立刻吃味道最好,一旦放的时间长了,甚至吃剩了再重新加热味道就差了很多,可湖北民间却有一道要重新加热后才更好吃的特色菜——隔夜苦瓜烧肉,连不太爱吃苦瓜的人都忍不住筷子直奔它而去。至于这道菜究竟是不是那么营养倒懒得追究了,好吃么,才是硬道理!
66.口蘑肉片豆腐煲----湖北家常菜
在湖北家常菜中,豆腐是常见的食材,豆腐本身没有什么味道,需要借
助其它材料帮助入味,口蘑是非常鲜美的菌类,拿来和肉片一起炖煮嫩豆腐,煮出的口蘑肉片豆腐煲,既清爽又滋味鲜美,是一道非常适合家庭制作食用的家常小菜。
67.素鸡烧肉片---湖北家常菜
素鸡,其实跟鸡肉没什么关系,是一种做成圆筒状的豆制品。因为口感细嫩紧致,与鸡肉有些相似所以得名。湖北人喜欢素鸡,连烧烤的时候都不忘记它,烤得酥软发泡的素鸡可是很好吃的哟!不过,素鸡最常见的家常做法是还是素鸡烧肉片,素鸡切成厚片拿来和肉片炒着吃,富有弹性的素肉和肉片结合在一起,是一道美味家常的下饭好菜。
68.板栗烧鸡----湖北金秋风味菜肴
秋风一起,板栗就上市了,大家都喜欢糖炒栗子香。北京人讲究吃个小的怀柔油栗,湖北人不一样,一定要吃个大,味甜的湖北罗田板栗,罗田地处湖北东部的大别山区,是首批被命名的全国板栗之乡。
69.湖北干锅经典菜“小米椒爱上小公鸡”
这是一道来源极有争议的菜,我们可以常在川菜馆子里看到它,但若追溯烹饪方法以及那满盘红艳艳的小米椒,你又会觉得,这应该是道嗜辣的湘菜,可你知道吗,若是抛掉玩文字游戏的菜名噱头,这菜的本名应
该叫干锅鸡块,一说干锅菜,那根源就是湖北菜的一派!干锅系列!夏秋季节湖北大街小巷都是干锅的身影!
70.香辣开胃的湖北菜------“酸辣白椒炒鸡胗”
说起白辣椒湖南人一定很熟悉很有感情,白辣椒是农家用以保存储藏富余辣椒而特制的一种干菜。是地道的农家菜。其实,白辣椒并不只是湖南独有的,湖北人,特别是湖北西北部的农家也有夏秋两季做白辣椒的习惯,因此偶尔去湖北土菜馆,你也能轻易的点到用白辣椒为原料做成的菜!这道“酸辣白椒炒鸡胗”。
71.营养清爽的油醋汁拌萝卜苗---营养的湖北小菜(尖椒萝卜菜的姐妹菜)
在湖北餐厅吃饭,大家总习惯点几盘拌菜苗,有荞麦苗还有苜蓿苗、
萝卜苗,特别是略带冲劲儿的油醋汁拌萝卜苗总是大受欢迎,油醋汁让清淡的萝卜苗吃起来显得更清爽可口,而且这道油醋汁拌萝卜苗色泽清新漂亮,光是看到心情都会很好。
72.韭菜炒蚕豆---男女老少皆宜的健康湖北小菜
家乡味很浓的一道菜!
韭菜因温补肝肾,助阳固精作用突出,所以在药典上有“起阳草”之名,特别适合男性食用。但韭菜富含丰富纤维素,能促进肠胃蠕动,对改善习惯性便秘症状又十分有益,同时具备“洗肠草”的美名,女孩子多吃韭菜也能达到排毒、减肥的效果哦!总之,多吃韭菜,有益身体健康,男女老少皆宜哈!
73.腊肉烧小土豆---最受欢迎的湖北家常小菜
腊肉烧小土豆是一道很普通,但很受欢迎的湖北家常小菜。当年下的新土豆,带着泥土的清香,和满是烟火气息的腊肉一起烧成一盆,既可待客,也是平常忙碌时候,用随手就能抓到的普通食材做出的味道相当不哦!
错的小菜。小朋友们也不会拒绝这样的美味。
74.梅干菜烧肉---最能上正席的一道干菜烧肉
湖北人从小吃到大,吃不腻的一道菜!
75.红椒酿肉----豪华内敛版的湖北菜
一入夏,湖北人就开始瞄上刚刚上市的红椒了,不是晒成干辣椒的那种红尖椒,而是胖胖的红菜椒,相比绿色的青椒,这种红椒颜色虽然红艳,其实一点也不辣,吃到口里是肉肉的甜。
76.秋季养生宜食酸----低热量湖北菜--肉菜梅子排骨
不油腻,爽滑,细致,爽口!
77.黄瓜焖鲫鱼---自制酱香浓郁的湖北农家土菜
鲜辣的感觉不比川菜差,辣得纯粹,辣的有味道!
78.小鱼花生---鲜香酥脆的下酒小菜(湖北菜)
湖北人的下酒菜!辣辣的脆脆的!回味无穷!
79.一道最有湖北特色的汤水---汤逊湖鱼丸
汤逊湖鱼丸象小火锅多与湖北煨汤,因为不用太长时间的炖煮,但也是强调吃肉喝汤的双重享受,所以归入汤水一类也算合适了。湖北的鱼丸以松软,入口即化出名,而汤逊湖鱼丸又是湖北鱼丸中的佳品。但凡在湖北呆过一段的人想必都知道,尽管如今大街边有那么多打着汤逊湖鱼丸招牌的店子,真的要吃到最好的鱼丸汤锅,还是得跑远一点,到汤逊湖边才吃得到哦!
80.最有湖北特色的汤水---萝卜牛肉汤
萝卜牛肉汤是湖北人冬天常喝的汤,牛肉有暖身、温补的效果,吃了能增加身体能量,提高御寒能力。湖北人喜欢在萝卜牛肉汤里放一点辣椒,熬出来的汤辛辣暖胃,喝完浑身暖洋洋的。
81.最有湖北特色的汤水---汽水肉
汽水肉是比较家常有乡土特色的湖北汤菜,通常是家里做饭的时候蒸在米饭上,饭熟了,汽水肉也煮好了。
汽水肉,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用汽水煮肉,其实严格意义上说它还不属于煨汤,而是蒸汤。是利用蒸汽的汽水来加热使食物成熟。
82.道最有湖北特色的汤水---野鸭焖藕
湖北人和湖南人一样,都喜欢野味。源于一衣带水的关系!但喜欢拿野味熬汤的却只有湖北人。从小,就喜欢喝老家伯伯熬的腊肉排骨藕汤,后来才知道,原来野鸭也是能熬汤的,曾经有一段,野鸭焖藕风靡湖北,熬得雪白的鸭焖清甜的粉藕,香得没治了哈!
湖北特色火锅----沙道观豆婆鸡香锅
源自湖北松滋沙道观镇,始于三国时期。精选散养柴公鸡,配以独家酱料出品。鸡肉口感迥异于饲养肉鸡,韧劲十足,香味四溢,回味无穷!高蛋白,低脂肪,可温中补虚,补气益精。
83.湖北特色火锅---观音垱财鱼香锅
“荆沙乌龟来凤鱼,沙道观鸡观音垱财鱼”,财鱼称“淡水鲨鱼”,以其肉精刺少,味道醇厚位列湖北4大美食之列。曾几何时,好食之客纷纷不远千里驱车前往品尝,一度使其成为该地支柱产业。开胃补虚,养血强阳,健脾利水,退风去湿。
84.湖北特色火锅----洪湖野鸭香锅
洪湖水面辽阔,水草茂盛,鱼虾丰富,是野鸭飞雁等侯鸟栖息的理想场所。洪湖野鸭没有一般飞禽常有的腥燥味,是一种气质纯和,食味清隽的滋补佳品。其富含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虚暖胃,行气活血之功,一般“虚不受补”的人都视其为圣方。补脾益气,补虚暖胃。
85.湖北家常菜----鲍汁豇豆如意卷
鲍汁豇豆如意卷,将整条豇豆用水焯熟后挽成结,再浇上用姜末、鲍鱼汁、小米椒烧制而成的味汁即可,这样漂亮精致的小菜,即使在平时家宴上端出来也十分合适。关键是利用水煮后再浇汁的烹调方法,清爽可口还少油,是一道减肥的好菜!
86.湖北特色小吃--苕面窝
苕面窝是江城地方性小吃之一,跟江城另一种小吃面窝差不多,不同的是把红薯(武汉称苕)加入到面窝中,它也属于面窝的一种,也是一种可口的油炸小吃。炸时用的铁勺子,直径约5寸,四周下凹,中央凸起,用另一勺将那种混合浆舀入面窝勺,在中间一刮,然后下锅,下凹处因面浆多,所以肥厚,炸成后像个圆圈圈。苕面窝的食用既可以单独成为早餐主食,也可以成为热干面,清酒/蛋酒,米粉或者汤面的搭配食品,后一种吃法更为广泛。
色泽金黄,呈圆窝式,中间薄焦酥,边圈厚柔软,味正,含有葱、姜、芝麻香,香甜爽口。
87.湖北特色菜--蒸蛋
水蒸蛋是湖北传统美食之一,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家常食谱,南方人称之为“水蒸蛋”,北方人则称为“鸡蛋羹”。山东人和东北人多称其为“蒸蛋糕儿”。
鲜嫩爽滑、色泽光鲜、口味咸鲜,营养价值丰富,且操作简单。
89.湖北省传统名菜--盘龙糕
盘龙糕是(特别是湖北天门、仙桃等地)一道地方名菜,是鄂菜之一。盘龙菜首创于湖广安陆州兴王宫邸。
据说,明嘉庆帝父皇临终前指定两个王子继承皇位,其中一个在天津,一个在湖北天门为封王。并说这两个王子谁先到京谁就继承皇位,这当然是偏袒天津的那位王子。因为天津离北京只有一百多公里,而天门离北京有一千多公里,谁先进京是明摆着的事。
当嘉庆听到这消息后,异常着急,他的一个谋士便出了一个奇谋,叫嘉庆装成钦犯(皇帝点名的重案犯)轻车简从火速进京。装成犯人容易,只是这路上几天吃什么就成了问题,总不能让钦犯吃大鱼大肉吧。而吃惯山珍海味的王子又吃不下粗茶淡饭,怎么办?这时候王室中的一个厨师急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鱼、肉斫烂混在一起加些味料做成一块块,放在笼中一蒸,这样的块状物是“吃肉不见肉”、“吃鱼不见鱼”,且不易腐坏。于是嘉庆吃着这块状物,坐着囚车,日夜兼程往北京奔,各州府的官员也不敢怠慢,换马换车,几天就赶到北京。可笑的是,天津的那位王子以为皇位到手,每过州县,各官员为巴结“未来皇上”而迎进送出,吃喝玩乐,竟落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天门王后面。
嘉庆认为这块状的东西对他登龙位有功,钦命名这道菜叫:“盘龙糕‘’。
酥松爽口,醇甜香郁,粘而滑糯
90.湖北特色小吃--黄石港饼
黄石的糕点食品历史悠久,相传三国时,刘备到东吴招亲携带的“龙凤喜饼”,就是在黄石采购的,这是黄石港饼的前身当时的黄石名叫楚雄镇,地点在西塞山下东边,是吴楚地区周边各县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刘备去东吴招亲,船队就是在这里补充食物、采购礼品,其中就有“龙凤喜饼”。
传说中的“龙凤喜饼”直径比碗大,上有龙凤呈祥图案,中间由芝麻、糖、香油、桂花等原料精制而成,色泽金黄、松酥爽口。如今的黄石港饼,据说跟它一脉相承
清朝嘉庆年间,距黄石市约四十里的大冶县刘仁八地区有一家刘丰泰杂货铺,店铺里有一名叫刘合意的糕点师。为了招揽生意,他在龙凤饼的基础上,加用桔饼等原料,并在饼的两面粘上芝麻,这便是合意饼。
又传说到了同治年间,大冶县木排商人殷华在和马礼门合伙驾排到苏州一带经商。一次,殷、马二人驾排顺流而下,行至黄石港一带,由于木排行水迅猛异常,躲闪不及,一下将迎面驶来的盐船撞翻。盐商不依,官司一直打到京城。殷、马二人怕打输官司,进京时特意选了当地名产合意饼作礼品。到京后,殷、马二人便将合意饼奉送给所有官员,并附诗一首:
排来如山倒,行船似燕飞
鸣金三下响,为何燕不飞。
同治帝见到此诗,觉得有理,于是断木排商无罪。官司打赢了,木排商有心以厚礼敬献皇上,无奈为打官司已耗资千贯,囊中空空,只得斗胆将合意饼献上。不料,同治帝尝后大悦,对这酥松爽口、香气四溢的合意饼赞不绝口,欣喜之下,赐名"如意"。所以合意饼又叫如意饼。后来以产地为名,称为黄石港饼。
91.炸广椒
炸广椒可以说是土家族家家必备的小菜(特别流行于湖北西部,包括相当一部分的非少数民族城市),酸香可口,既可干炒又可以做汤,其做法大体是先将红辣椒剁细,和进苞谷面(就是玉米面)里,装进炸坛(泡菜坛子)里并一层一层的压紧,表面放上一层桐麻叶或塑料纸,用篾扎紧,将坛子倒扑在盐水盆里中,一月以后,即为炸好了,要吃时随时可以挖一些出来,蒸熟或放在锅里炒熟,放进油盐也可以炒熟了再加菜叶和水,当汤吃,特别是做蒸肉时更是少和炸广椒,大多用猪肉一起混炒,腊肉炒炸广椒算是土家族的饮食一绝。
92.楚味鸭颈
楚味鸭颈在武汉叫九九鸭脖,因为精武在外地已经有注册商标,所以改名叫楚味鸭颈。“九九鸭脖”诞生在武汉市汉口精武路,也叫精武鸭脖,九九鸭脖或久久鸭以鸭脖子创始人汤腊九的名字取义而来,寓意长久。汤腊九先生在武汉经营风味小吃近二十年。“九九精武”是其独创的品牌标志,已在中国商标局注册。九九精武鸭脖子在武汉及全国均享有盛誉。是众多客商朋友信赖的合作对象,也是广大消费者极为推崇的知名休闲食品。
相传战国时期,楚王率众征伐,途径汉中,人困马乏。某日,路经一野湖,见群鸭云集飞渡,景象壮观。楚王大喜,令军士捕而食之。不日,余鸭无数,恰军中一人,擅于膳食。教众人用秘方酿制,遂成鸭脖美味,楚王尝之,赞不绝口。而军中士卒尤为喜爱。得此美食后,楚军越显神勇,攻城略地成“七雄伟业”。而偶有伤寒不适,食之亦无一不好,众皆称绝。精武鸭脖之名由此而得。
数千余年,此秘方不得而传。恰有汉口人氏汤腊九,颇好饮食,并为调配佳肴费尽心机。一日偶遇川中好友,言谈中说及战国精武鸭脖美味,叹息不已。汤氏突发奇想,通阅古籍,寻觅良方,并结合川鄂两系之长,穷数年之功,渐成特有风格。其所酿造鸭脖,亦成一绝。
众人食之,无一不叹为佳肴。
“九九鸭脖”美名由此发扬光大。屈指而算,已十数年矣。千年美味终归于此。
93.桂花赤豆汤
桂花赤豆汤是武汉地区一种小吃,桂花赤豆汤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
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腻。楚宝熟食店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号,在六渡桥
下首。桂花赤豆场用桂花、赤豆、糯米、白糖、淀粉等熬制而成,味道甜美不
腻。
94.糖蒸肉
糖蒸肉是湖北著名的传统蒸菜之一,它与“沔阳三蒸”一样,在全省内外享有盛名。黄陂人民讲究“糖蒸”,每逢年节喜庆饮宴,要做一道香醇色红、象征甜蜜美满、象征甜蜜美满、喜庆祥瑞的佳肴,它就是糖蒸肉,便以此作为待客上菜。而这道美肴还与宋代苏东坡有些渊源。
传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和美食家苏东坡,在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湖北黄州时,曾游黄陂木兰山讲学。其时慕名求学者甚多。此事却又为权贵得知,上疏朝廷诬蔑苏东坡,聚众黄陂,诽谤当朝。
宋神宗偏听奸言以后,派人明察暗访来至黄陂讲学处所时,并未搜集到诽谤之词,于是别出心裁,以面试学生来寻找破绽加罪东坡。随即,那考官遂远指小塔曰:“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
学生一时窘迫,纷纷举手摇头无言。这时,来人向东坡叱责道:“你哪里是在讲学,分明是借古讽今别有所图,为何竟无一人能对答上来?”东坡听后,冷冷一笑道:“你的上句,学生不是一一以手式作了答对吗!”来人不禁追问:“所答何词?”东坡轻蔑地答道:“学生纷纷以手答曰‘玉手摇摇五指二短三长’,何以说无人答出。”
至此,来人一听便哑口无言灰溜溜地离开东坡而去。在场的学生却对东坡的学识胆略更加钦佩。当时,为了酬谢老师,学生们买来东坡喜食的猪肉和红、白糖。粗心的学生一时不慎,将糖和猪肉混在了一起,正在抛留难定之际,东坡见此状况,慢步走来信口念信:“咸闲官客不屑去,甜添豕豚堪称鲜。”暗示帮闲客人已走,现有糖和肉何不混同就餐以饱口福呢?于是,在东坡指导下,学生们将猪肉、糖酌加入其它调配佐料等,拌匀后一起蒸而食之,别有风味,众皆叫好。从此,糖蒸肉的制食法,便在当地沿传下来。
95.云梦鱼面
云梦鱼面主产于古泽云梦,始产于清道光年间,历史悠久。
云梦鱼面选用
“白鹤分流”之鱼,桂花潭中之水,新
麦上等面粉及芝麻香油等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白如银、细如丝,故
又称“银丝鱼面”。
该产品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鲜美可口,诚为食
用之佳肴,馈赠之佳品。年,云梦鱼面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参加
特产比赛获优质银牌奖,产品畅销全国及国际市场。
96.秭归粽子
秭归粽子的介绍:在屈原故里秭归县,每年端午节都以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这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当地人在制作粽子时,还特意在粽子内放一红枣,并编唱着一首别致的《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白,半世煎熬",以此来纪念含冤负屈而死的屈原。
色晶莹洁白,质地柔糯,具芦叶香味,清甜爽口。
97.神农架砣砣肉
神农架的饮食习俗,透露出浓重的原始古朴的传统风俗。他们把祖辈在这片高寒山区艰苦创业的历史有机地融入到了日常的饮食之中,使一代代的人不忘先祖的恩德。直到现在,山民们杀猪时,总要先割下一块肉,抹上盐,在火塘里烧熟后,给孩子们撕着吃,并告诉孩子们,我们的祖辈就是这样生活的。
98.懒豆腐
懒豆腐,食物名称。在鄂西南土家族山区,农家人做豆腐过程中,将黄豆和水用石磨打磨成浆,后不用包袱布过滤豆渣,直接将其放入锅中,加入各种青菜叶和油盐佐料等,用火熬制,熟后即食。因不用过滤和卤水点制,十分方便,故得名“懒豆腐”。
99.渣广椒
渣广椒为土家族的一种特有菜肴,尤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自治州一带为最佳。多在农历的白露后制作。其方法是将鲜红广椒洗净,剁碎后,拌适量包谷面和食盐,或焖、或蒸后再炒了食用,色微红、酸辣味十分特别,尤以同土腊肉一起炒作,食时会更加爽口,增加饭量。
.火烧粑
火烧粑是神农架农家传统的民间小吃。它是苞谷面用冷水和好后,做成圆圆的粑粑放在火塘里,用燃过后的柴火灰埋好,在堆上正在燃烧的柴火,烧上一段时间,从灰里刨出来,这就是火烧粑。拍去上面的灰尘,火烧粑焦黄锃亮,一股香味扑鼻,甜滋滋、香喷喷、脆生生,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蒸珍珠丸子
湖北沔阳美味“蒸肉”、“蒸白丸”和“蒸珍珠丸子”是荆楚故地风味食品,古时候就有“沔阳三蒸”的美名,至今声誉不减当年。
玩转江城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