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夏天快过完了,接下来苏州quot
???
明天就要正式出伏了,也就意味着秋天的脚步近了,如果让你说出一个爱上秋天的理由,会是什么?如果问姑苏君,那就是美煞人哉的苏州“三美”。
“美食”
苏州第一美之
鸡头米---桂花鸡头米,只有苏州才有。软酥糯滑,如玉似脂,既可当菜,又可当粮,蒸、煨、烤、烧、烩、炒均可,只要烹制得法,都可成为美味佳肴,因此也深受不少人的喜爱。
黄桃---苏州人都知道镇湖出黄桃,每年的八月中旬至九月初,是黄桃成熟的季节。可大多数人却只吃过黄桃罐头。每天吃两只黄桃可以起到通便、降血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功能等作用。此外,黄桃中的铁、钙成分较高,硒、锌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水果,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
水红菱---又称“苏州红”或“雁来红”,长于河塘水池之中,营养价值很高,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春季播种,立秋收嫩菱,处暑、霜降收老菱。所谓“鲜菱宿藕”,鲜菱可当水果来品尝,味道甘嫩嫩、脆生生,微妙的甜里有淡淡的回涩,能清暑泄热;老菱煮熟后可作闲食点心,甜咪咪起沙头,别有风味。
芋艿---芋艿通常做成甜品,如桂花糖芋艿。光洁的芋艿口感酥软,绵甜的汤汁呈酱红色,鲜亮诱人,散发着浓郁的丹桂花香,特别受老年人的喜爱,而且做起来很简单,新鲜的香芋加适量红糖焖熟,撒以桂花而食,口感很不错。
桂花---俗话说“八月桂花遍地开”,意思是桂花在8月盛开,这里的8月指的是农历,公历对应大概是9-10月份。姑苏小吃名堂多,味道香甜软酥糯。都说苏州人爱吃甜食,很多甜食里面都会有桂花的身影,桂花的香遇上苏州美食的甜,就好像这座城市的小桥流水遇上古色古香的江南园林,搭配出属于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气质和美味。
枣---立秋一过,便是枣类收获季。苏州地产枣类大多集中在东西山。《东山镇志》记载,东山盛产白蒲枣,白蒲枣果形饱满,且闻名各地,肉质酥松,可鲜食,又是加工金丝蜜枣的好原料,马眼枣产于东山三山岛,因形似马眼而得名,酥脆鲜甜,最宜鲜食,闻名江浙沪市场。
鲜藕---中间有一些管状小孔,折断后有丝相连。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菜,而且药用价值相当高,用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
茭白---秋季水嫩茭白,9月中旬-11月上旬,剥去叶鞘的茭白,从白的茎到绿的叶,曲线纤柔颀长,如倒置的美人腿。茭白的部分就是腿肚。漂亮的腿肚一定是微隆不突兀,肉细光洁。好的茭白也一样,不是越壮硕越好,而是紧致不虚空,切片后直沉入水。细洁回甜的茭白丝与粉色猪肉丝缠在一起,二者的滋味都不浓烈,淡淡地荤素相生,简单溜炒,却格外和谐。
白果---较为稀少,苏州是全国产白果的“大户”,产量约占全国的20%,主要集中在苏州的东、西山。白露时节,在东、西山大片的白果树林里,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串串白果,藏在茂密的叶子中间。每年秋天,道前街上经常有人沿路在草坪里捡掉落的白果。
鲜肉月饼---苏式月饼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形如满月,色泽油润,皮层香酥,酥层清晰,馅心味美,工艺独到。苏式月饼品种繁多,有荤有素,有甜有咸。而其中,苏州人对于鲜肉月饼的钟爱,只要看看每天中秋前的一个星期,长发鲜肉月饼店前长长的队伍就知道了。
鲃鱼---“鲃肺”其实是误称,鲃鱼其实叫斑鱼,苏州独一无二的特产鱼。鲃肺汤是苏州木渎石家饭店的传统名菜,这道菜的亮点在于鱼肝,肉质细腻,汤清味鲜。
鲈鱼---秋分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西晋有位大司马东曹掾张翰(字季鹰)吴江人,在离家三千里的异地做官,每当秋风起,他就想到家乡的鲈鱼,为了品尝家乡的鲈鱼,他竟弃官返回故里吴江。
吴江市松陵镇有一条引太湖水通过大运河至长江转入东海长约二十里的大河,名为吴淞江(简称松江),因盛产鲈鱼而闻名于世。
大闸蟹---阳澄湖的大闸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蟹黄肥厚、滋味鲜美而享誉海内外。吃大闸蟹首先要看时令,有句老话叫“九雌十雄”,农历九月母蟹好吃,农历十月要吃公蟹。大闸蟹母蟹为圆脐,农历九月卵满,蟹黄鲜香油脂细腻,公蟹为尖脐,十月黄肥膏白,口感丰腴圆润。
扣肉---但凡我们在餐桌上见到的这道菜,都是一薄片一薄片的肉覆盖在一堆“内容”上的样。扣肉藏宝,最美味的要数菜花头干了,碧绿生青,清香扑鼻,用作扣肉辅料,实在糯香得很。扣肉入口粘稠鲜美,软烂纯香。
“美景”
苏州第二美之
粉:荷花---▽
荷塘月色湿地公园
荷塘月色湿地公园是江南水乡最大的荷花主题公园,占地余亩,引种余种荷花水生植物。在这,你可以坐上游船,穿梭于荷花中,采一朵荷花,当一回采莲女,一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