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名片大的芯片,能告诉你买的青菜农药残
你买的这颗青菜农药残留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拎着菜篮子时心里没个底?现在,一台农药检测“神器”横空出世,可以让你吃得明白了。
由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成功孵化的杭州霆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便携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采用“一次性微流控芯片+便携式分析仪”的组合形式,不仅能够对农贸市场的食品进行快速且严格的“体检”,还可利用物联网技术随时随地监管监控食品安全,构建“透明放心农贸市场”,有望帮助解决老百姓“菜篮子”安全问题。
SEEMORE→
检测12个样品仅需12分钟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名片大小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被称为“芯片实验室”。霆科生物技术总裁叶嘉明博士介绍说,传统农残速测仪检测流程除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外,还需要十几步的操作程序,并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费时又费力。而微流控便携式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系统利用酶抑制反应和吸光度检测技术,只需将提取液滴入芯片中,便可通过芯片内的预存试剂,实现“一键搞定”的全自动检测。
“多、快、省、准”是微流控芯片应用在生物、化学分析领域的四大优势。叶嘉明告诉记者,1张芯片可以一次性检测12个样品,耗时仅需12分钟,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大大缩短检测周期,检测过程中所需要的试剂消耗量是传统检测方式所需试剂的1/20,大大降低了检测成本;此外,由于实现了全自动检测,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准确度进一步提高。由于该系统操作简单,可以满足非专业人员批量筛查需求,因此应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机关食堂等。
物联网监管平台构建“透明市场”“更值得一提的是,农产品的质量检测通过该系统还可实现‘实时直播’,方便农贸市场、机关、学校、企业食堂、食品加工企业、农产品种养殖基地等随时随地监管数据。”叶嘉明说,霆科生物将微流控芯片农残快速检测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检测数据出来后,可以通过公示屏、农产品安全物联网监管平台及手机APP供监管部门和消费者进行查询和监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四级检测机构有家,食品加工企业大约56万家,农贸市场大约10余万家。在这些加工企业中,超过90%都是小企业。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政策规范食品企业生产,要求企业增强检测能力,但是这些小企业中有能力配备标准中要求的大型分析仪器的并不多,大型检测机构的数量也满足不了这些小企业的需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和产品恰好能化解这种矛盾。
高精尖技术要顶天也要立地霆科生物公司创建于年1月,目前已开发微流控芯片农残速测仪、微流控食品添加剂快速检测系统、水质重金属速测笔等多款围绕微流控芯片技术研发的系列产品,已获得杭州市萧山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计划”重点类项目资助万元,被评为杭州市“青蓝企业”,并已获得首轮天使融资。
叶嘉明表示,未来二十年内微流控芯片将成为一种被深度产业化的科学技术,而霆科要在“顶天立地”上下功夫,继续从“百姓餐桌”着眼,在食品安全快检领域发力,并辅以物联网监管平台的建设,提出更加系统性的食品安全解决方案,加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更新换代。
同时,霆科生物公司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将合作建立微流控芯片技术研发及生产基地,建立行业标杆,推动国内微流控芯片技术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霆科生物公司所依托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萧山生物工程中心致力于生物医药和生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服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坚持清华长三院提出的“政、产、学、研、金、介、用”七位一体的“北斗七星论”发展模式,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陈路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