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全国各省市年夜饭哪家强过年你家
精彩推荐
摄友圈旅行游记、旅行视频、摄影美贴征集!(点击直接查看)
摄友圈01年摄影采风年度计划(欢迎转发、分享、惠存)
年夜饭
除夕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是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年终岁末,牛年将至。受疫情影响,各地先后发出“春节期间非必要不返乡”的倡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就地过年”。无论在哪过年,年夜饭总是要吃的。
各地年菜都吃啥呢?
小编搜罗了各地区年夜饭的美食,让大家感受下全国各地特色年味儿。
01
上海:蛋饺、腌笃鲜、八宝饭
上海人的年夜饭比较精细、讲究,蛋饺、腌笃鲜和八宝饭必不可少。蛋饺,是以鲜虾、猪肉或牛羊肉为馅料,用蛋皮包成的饺子。
腌笃鲜是冬季上海餐桌必不可少的,腌笃鲜里的笃,是一个动词,就是小火慢慢煮的意思,把春笋、咸五花肉还有鲜肉一起小火慢慢煮汤,想想都觉得很鲜。
猪油八宝饭寓意吉祥平安,是老人小孩的最爱,有糯米和紫米常见的两种。甜糯的口感趁热吃最好,豆沙馅微甜让口感更丰富。
0
浙江:鳗鲞鱼头豆腐汤西湖牛肉羹
过去每当春节临近,浙江大街小巷、门前窗后,就会挂满自家腌制的鳗鲞。从腌制的那天起,家里就开始弥漫着鳗鲞的“味道”。这就是年味,肉里来鱼里去,人间烟火里少不了的味道。
浙江盛产鱼虾,冬日里饭前一家人围成一桌,饭前喝一口烧成奶白色的鱼汤暖身又暖胃,幸福感爆棚,是团圆之夜最佳的一道菜。
西湖牛肉羹是江南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在过年期间也少不了它。由于它香淳润滑、鲜美可口,常会提前上席作为润喉开胃的羹汤。西湖牛肉羹也是深受普通老百姓喜爱的食品。
03
江苏:阜宁大糕响油黄鳝糊松鼠桂鱼
阜宁大糕是在江苏地区过年时必不可少的小吃,它意味着在新的一年步步高升,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地位,那就是在大年初一早上,一睁开眼睛,首要的就是拿床头边前一天晚上放好的大糕吃一片,意味着来年能有好运气。
响油鳝糊是一道江南地区的特色传统名菜,属于苏帮菜。因鳝糊上桌后盘中油还在辟叭作响而得名。此菜颜色偏深红,油润而不腻,新鲜可口,特点在于鳝肉鲜美、香味浓郁、开胃健身。是当地百姓非常喜欢的一道菜。
松鼠桂鱼是咱们苏州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将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在海内外久享盛誉。这道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当炸好的犹如“松鼠”的鳜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它便吱吱地“叫”起来,活像一只真松鼠。而过年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因此这道菜便是当地过年不可少的美食。
04
北京:烤鸭糖瓜豆儿酱
北京最有名的就属北京烤鸭啦,每次有亲属去北京都会让带北京烤鸭,外皮酥脆,肉汁鲜嫩,肥而不腻,想想都要让人流口水。
糖瓜的外形圆圆胖胖的,样子就充满喜庆,让人爱不释手,它是由麦芽糖制成,甜中略带着酸味儿,充满了民间特色。
豆儿酱其实就是升级版的肉皮冻,用黄豆、胡萝卜丁等食材熬煮后冷凝成冻,可以沾上醋或酱油吃,口感很弹滑,一直是北方人过年的必备凉菜。
除此之外,年糕也是过年必吃的,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来年万事如意,步步高升。还有芥末墩儿、卤炸豆腐、萨其马都是北京人过年不可缺少的美食。
05
东北:酱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红烧肘子
猪肉炖粉条是“东北大四炖”的第一炖,顺口溜:猪肉炖粉条,馋死野狼嚎。就是东北量足又美味的代表,很有劲道,而且四溢浓香,很诱人。
小鸡炖蘑菇就是一道家家必备的热菜,农家鸡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蘑菇则是长白山上的土特产,汤汁中的滋味是越炖越香。
红烧肘子的肉质软烂鲜香,营养非常丰富,含较多的蛋白质,特别是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质,是使皮肤丰满、润泽,强体增肥的食疗佳品,过年了就得来一道这么霸气的菜。
06
山东:大饽饽饺子年糕
山东人过年家家户户都会蒸一锅“饽饽”,就是更大的馒头,还会塞上几个大红枣,喜气洋洋,还有花式大馒头,作出色彩艳丽的各种吉祥物件,鸳鸯、牡丹、小燕子,过年的气氛瞬间就来了!
山东最有名的当属山东水饺了,在山东除夕饺子很重要,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饺子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
吃完饺子,他们会在煮过水饺的锅子上摆上蒸格,上面放上豆腐(福)、年糕(高)、饺子(素),然后盖上锅子,就是俗称的“压锅”,寄予了人们一整年的美好期许。
07
广东:盆菜白切鸡糖环
过年时,广东地区的百姓们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盆菜,一边品尝丰盛且热气腾腾的盆菜,一遍闲话家常,其乐融融。吃盆菜,重要的是气氛,适合合家团圆。
广东人年夜饭必须要有鸡。因为“鸡”谐音“吉”,寓意大吉大利。白切鸡对于广东人来说:无鸡不成宴。
在过年应节食品当中,糖环大概是最为美观吸引眼球的,它形状别致,外面一个圆环,里面像五角星,寓以环环相扣,生生不息之意。因为呈金黄色,亦有黄金满屋的寓意。
08
四川:炸酥肉粉蒸肉腌熏腊肉
过年的时候,四川地区的大人们总是要早起调面糊烧热油,就是为了能炸好吃的酥肉。有的地方也把酥肉叫“滑肉”,可以直接食用也有拿它和菠菜一起烧汤的。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也是年夜饭必备的菜式。据说蒸菜在四川一带是很有名的,寓意着来年可以蒸蒸日上,很不错的兆头!
你以为四川人过节都是吃麻麻辣辣的嘛?其实不是的哦,腊肉和腊肠是四川人民过年过节、婚姻庆典等宴席中桌面上必不可少的食品,家家户户窗台上都挂着一条条腊肉、香肠。在没有菜的时候,它们是蒸熟即可上桌的主菜;而爱下厨的家庭,会选择配菜炒制,如蒜苗腊肉、青椒炒香肠。
09
新疆:羊肉焖饼羊肉汤大盘鸡
大盘鸡这是新疆人过年家家必备的一道菜,浓郁鲜亮,油香而不腻,味道独一无二。虽然只是一道菜,但是加上面,从肉到面都是不同的滋味。
而羊肉汤则是在团圆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静静的品着热腾腾的羊汤,吃着羊肉,满满幸福感。
羊肉焖饼是新疆最独特的一道美食,是将当地人们最喜爱的肥美羊排投以鲜姜、葱红烧,再将手工撕制而成的薄如窗户纸的薄饼铺到羊排上加盖,靠蒸气焖熟,切条与羊排一起装盘。吃时羊排酥烂醇美,薄饼金黄鲜香,是过年乃至盛大节日时必备的美食。
10
安徽:锅子圆子臭桂鱼
锅子,寓意:全家有福。翻滚肉丸、蛋卷、蛋饺、肉皮、猪肝、五花肉片的全家福杂烩火锅,是年夜饭必不可少的菜品。年夜饭宴席上许多酒楼都有全家福。
炸糯米圆子,寓意:团团圆圆。安徽小孩从小吃到大!外脆里糯,怎么吃都不会厌。
安徽的臭鳜鱼名曰”臭”,实则吃上一口,鱼肉细腻,过齿留香,久久难忘!年夜饭上的鱼,有的地方只能看不能吃,有的地方可以吃,但不能吃完,一直等到年初三后才可以吃完。
11
云南:杀猪饭丽江米灌肠大理冻鱼
过年前吃一顿“杀猪饭”,是云南很多地方农家的传统习俗,是真的当场杀一头猪,然后忙活着做一大顿盛宴。一桌象征丰收的杀猪饭把一年的劳作成果与亲人分享,团坐在桌前热气腾腾年味十足。
丽江纳西族人在过年宰猪时,家家户户都做米灌肠。他们将做好的米灌肠一串串挂在菜架上,看来油光肥大、黑糊糊的。但米灌肠是一种能够补血、补气的营养食品。所以在年夜饭桌上也必不可少的!
大理有句俗话,叫“吃冻鱼,晒肚皮”。冻鱼是道凉食,但是食用时间却是在秋后至次年三月之前,所以要边晒着暖暖的太阳边吃冻鱼。白族人都爱吃这道美食,到了秋后经常做了吃,更是年夜饭和平时待客不可缺少的佳品。
1
湖北:清蒸武昌鱼炸藕夹丸子
本来清蒸鱼没什么稀奇的,但由于武昌鱼产于鄂州梁子湖,又被毛爷爷赋予诗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便加大了人们对它的兴趣,成为了鄂菜的当家美食。
湖北逢年节或喜庆日,鄂菜丸子、藕夹、糍粑鱼三大主角当家,别的菜或有所剩,藕夹绝对风卷残云一扫光。藕夹,传统鄂地风味,久负盛名。
湖北的年菜最大的亮点就是各种丸子,象征着“团团圆圆”!有黄焖丸子、珍珠丸子、鱼丸子和藕丸子。
13
湖南:剁椒鱼头岳阳香干芷江鸭
在湖南的年夜饭上当然也少不了辣,湖南的剁椒鱼头在年夜饭的餐桌上必有的一道菜,满满的一锅辣椒慢煮着鱼头,鱼肉里面渗透着辣味,寓意新的一年,日子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哦!
岳阳的香干是出了名的好吃,采用优质的原材料制作,黄豆、山泉水、山茶油等等原材料都经过精心的挑选,加上各种秘制酱料、香料,堪称舌尖上的美味诱惑。香干的做法多样,可单炒,也可加入各种肉,各种菜,这也是它成为岳阳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菜品的原因。
“芷江鸭”是风靡怀化的传统名菜,不但“肥美”,而且在“炮制”工夫上具有独特的传统工艺。观其色红黄蓝白黑五色俱全;品其味是香甜五味俱全;其拌料更是五花八门。而这道菜油而不腻,味道爽口,鸭肉酥软,色泽黄亮,吃起来肉汁酥香。
14
西藏:古突酥油茶风干肉
藏历新年初一,家家户户围坐吃一顿“古突”(一种由人参果、萝卜、牛羊肉等9种食材熬制而成的面疙瘩粥)。面疙瘩里包有石子、羊毛、木炭、辣椒等多种蕴含不同意义的东西,无论吃到哪种东西总会给家人带来一阵欢笑。
在新年之前买一些牛羊肉制作风干肉来迎接新年,不少藏族人民就以生食这种风干的牛羊肉为乐趣,然后再喝上些醇香的酥油茶,成了他们的一种传统,这也是每户藏族人家要准备的最重要的年货之一。
酥油茶藏族的主要饮料,有可能的话最好尽量多喝酥油茶,因为它是最好的营养和热量补充剂,并且易消化、耐饿解渴,甚至可以治疗感冒和初到高原的不适反应。好客的藏民常用酥油茶来招待贵客,因此在年夜饭上,必不可少。
15
青海:孬饭羊肉炒面片炕羊排
“孬”(熬)饭,是传承经典的青海名吃。是青海习俗菜肴。在煮过肉中的汤中(羊肉汤最好),放入煮熟的白萝卜片、粉条、熟洋芋块、小块羊肉、猪肉、炸熟的肉丸子等,烧沸即可食用。汉族一般在中秋节、除夕作为晚饭。
青海是多民族聚集之地,羊肉炒面片因此而具备了与其他八大菜系完全不同的风味,醇香、软酥、脆嫩、酸辣,兼有北方菜的清醇和川菜麻辣,并且具备少数民族菜肴的特色。
青海人家的年夜饭少不了一道风味独特的炕羊排。在农村牧区,主妇们挑选新鲜的羊排及牛肚、羊筋、羊肠等切成小块,再配上土豆、洋葱、粉条等放入圆形大平底锅内,加入调料,用大火炕之,几分钟后,便香气扑鼻。是当地人们最喜欢的一道菜。
16
陕西:搅团八大碗甑糕
搅团是西北地区的著名小吃,陕甘宁尤好吃。根据主要用料不同,分为荞面搅团、玉米搅团和洋芋搅团等。虽名不见经传,却是真正的民间食品~
八大碗“八仙桌、坐八客、食八菜”。关中“八大碗”作为老陕人逢年过节不可或缺的菜式,主要由小酥肉、带把肘子、条子肉等七个肉菜和唯一的素菜八宝甜饭组成,一般是除夕晚上或初一下午吃。“肉多素少”显示了关中人豪爽、大气、实在。
甑糕是西安和关中地区特有的传统风味小吃,用糯米、红枣或蜜枣、红豆置铁甑上蒸制而成。不仅好吃,也很好看,是当地人们过年时必备的美食。
17
福建:佛跳墙太平燕闷豆腐
“佛跳墙”是把几十种原料煨于一坛,既有共同的荤味,又保持各自的特色。吃起来软嫩柔润,浓郁荤香,又荤而不腻;各料互为渗透,味中有味。同时营养价值极高,具有补气养血、清肺润肠、防治虚寒等功效。年夜饭的桌上放一坛佛跳墙,寓意、营养、口味、气氛全有了。
福州人逢年过节必吃“太平燕”。标配是“肉燕”和鸭蛋,寓意“压太平”。豪华版的还会放入猪肚、腐竹等食材。
在莆田,焖豆腐是年夜饭开席的第一道菜。豆腐营养丰富,莆田人爱吃焖豆腐,特别是离乡的游子,回乡时对这道莆田特色美食更是情有独钟。
18
河北:锅包肘子驴肉火烧坝上莜面
锅包肘子是河北保定地区的汉族名菜。外焦里嫩,香酥可口,香而不腻,便于携带。如配上大葱、面酱吃,更是别有风味。
河间驴肉火烧是我国华北地区比较流行的一种小吃,因其味道独特,营养丰富而备受人们的欢迎。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足见驴肉的美味。因此在过年时,当地的人们少不了这一口。
张家口坝上莜面它用手工捏拢,看上去很像一个个鸡蛋卷,夹着油面窝窝,蘸着蘑菇卤汁,吃到嘴中,脆、爽、鲜香、筋道!年夜饭时,大家围在一起吃着莜面,有说有笑,更是一番风味。
19
甘肃:天水杂烩藏包庆阳土暖锅
天水杂烩是餐桌上必备的佳肴之一。把鸡蛋清和蛋黄搅匀,摊成薄饼,并做馅加在两层薄蛋饼中间压平,做成夹板肉。以夹板肉为主,配以响皮条、丸子,浇上鸡汤盛入汤盆,量足汤多,荤素搭配,边喝边吃,味道鲜美。是当地人过年时必备的佳肴。
甘南藏包又称“卓华包子”,因形如牛眼睛,又有“牛眼睛包子”之称。它小巧玲珑、皮薄汤多、肉质鲜嫩、风味独特。藏包的吃法是先在包子底下用嘴咬一小口。将包子的鲜汤吸入口中,吸完了汤,再吃皮和馅。在寒冬的春节期间,来这么一口,真的鲜美回味哇。
庆阳土暖锅是庆阳人喜欢冬季吃的食品。是将做好的豆腐、粉条、萝卜片等一些素材,盛于砂锅或铜锅内,表面放一层肉片,倒入调料水,在锅芯内煨上炭火。多在冬季和春节期间,一家人围坐在暖锅旁,感觉特别温暖,而且总让人百吃不厌。
0
贵州:锅宫保鸡丁辣子鸡酸汤鱼
贵州菜又叫黔菜,口味以辣香为主要特点,宫保鸡丁便是其中翘楚。宫保鸡丁辣中有甜,甜辣相佐,鸡肉的鲜嫩再配合花生的香脆,肉质滑脆,入口鲜辣酥香,红而不辣,辣而不猛。年夜上桌,火红的色泽分外烘托年味儿,香辣的口味开胃之余更寓意来年的红红火火。
“辣子鸡”是贵阳等地民间的传统名菜。此菜色鲜红,辣香可口,肉嫩离骨,糍粑辣椒的特有味道更使其增色不少,实乃下饭佐酒的佳肴。
酸汤鱼是贵州黔东南的传统名菜,酸味鲜美、辣劲十足,它可是曾经上榜“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之一。其独特魅力就在于其中的酸,不是来自酸醋等调料,而是番茄、酸椒等食物调和出的自然酸味,让人食欲大开,也是过年时不可少的佳肴。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
饮食文化丰富,各地春节食俗不同
你更喜欢哪里的呢?
在上海过年,少不了兜兜城隍庙,感受一下那里浓浓的春节年味。很多特色美食也能再城隍庙找到,而以下这几家店最经典!宁波汤圆
宁波汤圆是上海城隍庙的名小吃。虽然起源浙江宁波,但由于很多祖籍宁波人,汤圆便在上海风靡了起来。
汤圆的花样经很多,有黑芝麻、豆沙的甜汤圆,还有肉馅的咸汤圆。汤圆的甜咸之争从来没有消停过。
老少皆宜的汤圆是来城隍庙不容错过的美食。此外,这家汤圆店还有各式各样的美食甜点,桂花糕、萝卜糕、酒酿圆子、八宝饭......
春风松月楼
春风松月楼已经历经了百年沧桑,跨越了整个世纪。融北京、苏州、扬州风味于一体的素菜馆。
他们家的素菜包子很有名。3块5毛钱,一口都是满满的菜馅,青菜和香菇是早餐的好选择,也因此声名鹊起。海棠糕、香菇面筋面、素鸭、桂花糕...都是经典的上海小吃,这才是记忆中难寻觅的味道。
梨膏糖
梨膏糖是豫园商城里甜蜜的味道。上海梨膏糖商店也是一家百年老店了。品种很多哦,有薄荷味的、桂园味的、核桃味的……还有其它糕点,五香豆等食品购买。
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还有咸丰五年的牌匾。店内糕点十分齐全,络绎不绝的客人和绘声绘色的服务员,人气很旺。
梨膏糖具有止咳的作用,小时候为了骗梨膏糖还会装咳嗽。不过现在很少在意这一点了,就当作是传统小吃,拿来尝尝鲜。
南翔小笼
老城厢,九曲桥,上海著名的小笼包。“排队”可能是你对南翔小笼的第①印象,每天这里排队的都是人山人海,有游客,也有本地人。
小笼包现蒸现卖,一人一屉,皮薄馅嫩,一咬开,汤汁就会不停的往下流。汤包也足够美味,先用吸管把汤汁吸光,然后再开始吃包子,这样的美味真的值得排着长队。
来这家店,吃的就是一份回忆和情怀。
小吃广场
城隍庙的小吃广场声名远扬,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双休日,这里永远都是人山人海。很多人都是冲着城隍庙的招牌慕名而来。
这里价格稍微有点高,毕竟是旅游景区。不过美食真的是琳琅满目,不愧是“小吃广场了”。
各色糕点也很多,五颜六色颜值都很高,而且一屉只有3-4个,精致又美味。
这么多经典的味道,你钟爱的又是哪一款?我猜肯定有糕!“糕”与“高”同音,有节节高的口彩。迎新吃糕也是上海年俗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饮食文化。上海年俗中的三“糕”,你知多少?
桶蒸糕
桶蒸糕是闵行颛桥地区的传统年俗小吃,名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桶蒸糕由大米和糯米混合磨粉制成,用专门的杉木桶作为蒸具,蒸好后呈直径三十厘米、厚十多厘米的圆筒形。打年糕
上海各地抟粉打年糕习俗略有区别,以崇明年糕最为有名。崇明年糕较之别处更高、圆、厚、重。崇明年糕称“笼”,一笼年糕的主料为二十斤左右的米粉,其中糯米占七八成,白米占两三成。加适量水,拌入糖及枣子、核桃肉、栗子、蜜饯等配料后,盛在竹木制成的蒸笼里蒸。蒸熟了倒扣出笼,重约三十斤,高二十公分以上,够一家人从岁末吃到年初。有时将年糕切成宽约两公分、长约十公分的“糕丝”,方便储藏食用。大年初一清晨做成年糕酒酿汤,俗称“酒瓣糕丝”。崇明还有另一个习俗——吃撑腰糕。《崇明县志》载:“二月二日,祀土地神,吃撑腰糕。”即在二月二这天重新蒸煮春节留下的年糕,迎接春耕生产的到来。焋糕
焋糕是上海一道传统又独特的小吃。由于如今在街头难以买到,被称为魔都“奢侈”的年味,代表了许多老上海人儿时过年的记忆。如今沪郊金山、松江、奉贤等地仍保留焋糕的年俗传统。与年糕寓意类似,焋糕吃的也是祝福,祈祷生活节节高。焋,意为装米入甑熏蒸,因此焋糕又称蒸糕。焋糕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和粳米,二者混合比例因地而异。蒸前在糕粉里加入糖水不停揉搓,叫做“溲(sōu)糕粉”,糕粉溲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焋糕的质量。将溲过的糕粉用筛子过滤一遍,使口感更加绵密,叫做“插糕粉”。接着将筛好的糕粉洒入模具中。与桶蒸糕、崇明糕不同,金山、松江等地的焋糕多用三乘三、四乘四、五乘五的方方正正的竹制模具,方言称之为“糕正”。之后挖洞,在糯米粉中放入豆沙或枣泥等甜馅料,再用糕粉填平模具。翻面后,揭开上面盖着的模板,糕点就有了精致的外形。最后一步是将焋糕送上灶头,蒸过后的糕点可以在寒冬腊月放上个把礼拜不坏。上海市非遗吕巷白龙糕就是焋糕的典型代表。与焋糕类似做法的还有松江叶榭软糕,由于配方不同,具有松、软、甜、香、肥五大特点,吃起来松软香甜而不腻。这种用土灶蒸出的美食源自明万历年间,是松江糕点的经典之一,同样名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软糕有方糕、素糕、桂花白糖糕三个品种。方糕以猪油、豆沙、枣仁、红绿瓜丝、绵白糖为馅心,外现呈正方形,色泽鲜艳,特点为肥、香、甜;素糕混入上等绵白糖,外现呈大块长方型,雪白细腻,线条清晰,特点为松、软、甜、凉,糯而不粘;桂花白糖糕以全糯米加桂花、白糖、猪油、豆沙制成,外观呈圆盘形。过年你家吃点啥?
欢迎留言!!!
联系方式工作时间:9:00-1:00
联系01-小尹麦麦小阙晓彤小安非工作时间联系:添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