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吃这么多,只是为了吓跑冷空气吗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今天是10月24日,也迎来了入秋之后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在四季五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的相互关系上,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正如民间有句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
苏州宁的饮食习惯最讲究时令,美食家叶正亭曾经说过:“苏州的一年四季,吃是跟着时令走的。”美食是时鲜,蔬菜是时蔬,在二十四个节气里,几乎每一个节气都有苏州自己味道:
春季螺蛳肥五头鲜;
夏季水八仙地三鲜;
秋季大闸蟹苏州青;
冬季羊肉汤膏滋药。
今年的霜降也是近几年最冷的了,去年的最低气温还有17℃,今年就只有12℃,并且霜降一过,气温就逐渐降低,“贴秋膘”的说法也开始流行起来。
(民间有种将节气和体重联系起来的说法:立夏时检验体重,体重减轻叫“苦夏”,当时对健康的标准还只是胖瘦,瘦了就要“补”,补的方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以肉贴膘”。)
随着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以肉贴膘的食补不再流行,已经开始流行“轻进补”,意思就是在保证吸收营养的同时,避免发胖,那么到底该怎么“轻进补”呢?
1
首先就要说的就是藏书羊肉。
在霜降这个时候,藏书镇的农忙已经接近尾声,村民们就开始经营起远近闻名的藏书羊肉了。老苏州人喜欢来一碗羊肉面,热气腾腾的面上放着几块鲜嫩的白切羊肉,再撒上几根刚长出来的本地香蒜叶子,那一口的滋味,当真是鲜的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
羊肉不仅可以暖胃,还有美容的功效,苏州“小娘鱼”们的温婉应该也少不了这碗羊汤的滋润吧!
2
霜降进补最不能少的蔬菜就是莲藕。
俗话说,莲藕一身宝,秋藕最补人。秋季天气干燥,应该多吃一些滋润的食物,莲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常吃能预防感冒、保养心血管,同时还能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此外还有润肺养血之效。
苏州的糯米糖藕最为出名,新鲜的莲藕、糯米、冰糖以及桂花做成的糯米糖藕甜糯香软,香气扑鼻,当真是应了那句话:甜到心里去了。
3
这时候东山出产的栗子也是一个“轻进补”的好食材。
香甜味美的栗子,自古就作为珍贵的果品,是干果之中的佼佼者。中医认为栗有补肾健脾、强身壮骨,益胃平肝等功效,因此栗子又有了“肾之果”的美名。
栗子鸡更是老苏州的拿手好菜,裹着酱汁的鸡肉口感饱满,又嫩又鲜,齿缝间回味无穷。
4
在苏州,有一种菜,也是“轻进补”的好食材,它就是经霜打过的“矮脚青”。
老苏州人把青菜也分好几种,早春吃菜简,夏天吃鸡毛菜,霜降后吃青菜,苏州人把它叫做“苏州青”,也称“矮脚青”,它也是老苏州人的最爱。
“矮脚青”烧起来很简单,洗净,切一下,放在锅里面翻炒一番,上调料就可以出锅了。吃在嘴里,甘甜多汁,真应了那句老话:霜打的青菜赛羊肉。
5
霜降时节也讲究吃柿子,苏州宁也不例外。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至2倍左右。正如一句民谚: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
霜降吃柿子,还有一层意思是因为柿子做成柿饼时,表面会结一层霜,如秋霜降于柿上,染了柿霜的柿饼则是民间药食同源的治愈系美食。
6
秋季“轻进补”,黄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它比较养生,酒精含量适中,香味浓郁,还富含21种氨基酸,并且黄酒还含有需要靠食补才能摄取的8种氨基酸,所以黄酒又被称作是“液体蛋糕”。
用红枣、桂圆、阿胶等食材浸泡过的黄酒,可以补益气血,还可以调节心血不足、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等。
霜降不仅讲究“轻进补”,还要注意三防:
01
防秋燥
秋季燥邪易伤人津液,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的症状,严重时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所以,秋季应多吃芝麻、风靡、银耳等滋润食物。
02
防秋郁
秋季养生最注意要保障生活规律,保证心情的平稳,其次是应多摄入高蛋白食物,比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豆制品等等。除此之外,还应多一些户外运动,比如登山、跳舞等等。
03
防贼风
秋季气候早晚的温差最大,早上还冷的瑟瑟发抖,中午突然又是一个艳阳天。这时候贼风就会乘虚而入,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生病。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中老年人,爱美的女性也要注意腿部的保暖。
冬去春又来,节气又复始,正应了老苏州宁的那句话:不时不食。
讲究的是食物符合时令,吃是健康养生,追寻的是跟大自然的物产走。
你GET到了么?
双11抢红包,扫码哦
综合编辑:团长
素材来源于大众点评,网络等
因未有作者联系方式
如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2.5亿双十一红包,苏州人都抢疯了!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