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油价接轨,青菜价格率先与国际接轨了
文/李立强
这张图是我太太的表妹前两天在广东梅县拍的,我以为是“公斤”,后来才发现是“斤”,真的很恐怖,广州青菜50块一斤都不算啥了。
不知道有没人留意,那个上海姑娘晒的那桌子江西农村饭菜,居然没有青菜!是我眼神不好,还是光线太暗?
纯瞎猜,眼神好的同学可以再看看。
昨晚,有广东亲戚发朋友圈,把我惊到了,广州的青菜价最高都到50块一公斤。我以为她恶搞的,上网核实,还真是,海珠肉菜市场、江南西肉菜市场、东川新街市场,三个市场的菜心价格分别是36元/公斤、28元/公斤、50元/公斤。这是广州日报记者去采访的。
广州并不孤独,深圳的小伙伴说,我们这香菜都47一公斤,揭阳等广东各地的网友纷纷晒菜价。连外省市也加入了,海口部分蔬菜突破每斤30元。菜价飙升,不仅发生在南方,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出现。
掰指一算,这个价格跟我住的纽约布法罗比,也超出了。青菜在美国向来是最贵的,我平时在超市买东西,青菜是要特别留意,因为真的很贵,一颗青菜,普通的和有机的,可能差了十来块人民币,拿错了就肉疼。
下午特意跑到超市去看了一趟,这个超市是这边最贵的了,换算折合成人民币,青菜价格一般在5元到30元人民币一斤。抄了几个大家可以参考下,胡萝卜10元左右,甘蓝菜5块多一点,黄瓜5块,各类生菜10元左右,芹菜9块左右。大青菜椒13块,彩椒20,西红柿20。(已经折算为人民币/斤)
收入上,广州工薪族平均月薪元左右,这边工薪阶层月薪折合成人民币在-2元。所以,广东春节的菜价是个什么概念,大家心里应该有数了。另外,纽约的税重,物价普遍偏高,譬如心路所在的弗吉尼亚菜价要远低于这里,收入还要高很多。
按理说,过年是最重要的节假日,政府和行业要力保菜价平稳,才能让民众过年过的舒心。但从我记事起,每逢过年,菜价总要猛涨一次,越是乡村和小城市涨的越狠,今年只不过是极端了。反观美国真的做的很不错,今年感恩节圣诞节前,我还有点担心这边的菜价上涨,到超市一看,服了。东西品种、数量要多很多,不但不涨价,还有很多折扣和活动。
广州市发改委说到雨雪天气因素,美国东海岸经常闹雪灾,大家都会去超市囤货,上个月的暴雪天气,有很多超市被买空的照片疯传,但真没见到有涨价的,更别说这么疯涨了。心路上个月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在美国,暴风雪前乱涨价可能会坐牢的。
蔬菜表面上看完全市场化了,但到处都是政府的手,国内每个城市都有菜篮子工程,各种专项基金和审批、扶持政策,但猪肉、、肉价、菜价没让人少操心。要么是贵了,民众骂娘,要么是太便宜,烂在地里,农民遭殃。
仅对比终端环节,能看到差距和原因。我住的附近,开车10分钟以内的车程,有近十个大型超市和连锁店能买菜,这里十分钟车程范围内聚集的人口其实挺少的,因此,超市的竞争非常激烈的,消费者得实惠。
国内,做生鲜超市是最难的,婆婆最多,开一个超市需要多少手续,搞定多少环节,写本书都写不完。在北京时,我住北二环外一点,每天买菜单程都是步行半小时以上,还只有3个大超市。本来小巷子还有些店铺,零星卖菜,后来,为了市容加清理低端产业和人口,关的关,拆的拆,买菜就更难了。
菜价颠簸有多离谱,说明离成熟的市场经济还有多远,物价稳定,才有消费预期,社会才能真正的稳定和谐。箱包、奶粉可以代购,青菜还真不行,希望短期内供应能跟上,菜价能平抑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