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青菜豆腐,百世流芳黄金轩
青菜豆腐,百世流芳
作者
黄金轩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银屏上观看《于成龙》四十集,却似追随其宦海生涯二十三载。《于成龙》讲述了一代廉吏于成龙从中年出仕到成为两江总督的跌宕起伏又清正廉明的一生。电视剧拍摄未必完全依据史实,但却使一代廉吏赫然立于荧屏之上,比现实更3D。于成龙坐在大堂双眼紧闭溘然而逝时,竟有如此不舍,几次动容,内心涌动不止。
为民坚守本分敢于揭官场之短,从政体恤爱民敢于向腐败亮剑。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为官之路。于成龙在江南时,整日吃糙米、喝稀粥、食青菜豆腐,终年不知肉味,因此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青菜豆腐,从此流芳百世。于成龙指出:“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识其顺逆之情”。他一生勤政爱民,艰苦朴素,敢于碰硬,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去世时木箱中留下的只有一套官服,别无余物。当然,还有天理良心和浩然正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有什么能比“青菜豆腐”的美名流传百世更有价值。
一生三次被举"卓异",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并破例亲为撰写碑文,这是对于成龙廉洁刻苦一生的最大的表彰。在碑文中,康熙皇帝高度评价了于成龙的一生。认为于成龙品德“朴直”,做官“忠勤”,“廉洁”是其平生最大的优点,而且能够“坚守夙操,无间初终”,始终保持廉洁品质,是实实在在,没有“矫伪”成份,不做表面文章,是“本于至诚”、发自内心的“廉吏”。
古有清正廉明的廉吏,今需两袖清风的清官。反腐败斗争不能放松,树清官典型也同样重要。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也叫行为修正理论,他认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办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修正其行为。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加强这种行为;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与组织不相容的行为,从而削弱这种行为。“负强化”自有法律法规去推进,“正强化”则需要适宜的机制和通常的渠道。
永远不能忽视“正强化”和榜样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心扉,激荡人心灵,指引人方向。榜样的作用树立起一个向善向好的标杆,激励和催生追赶超越的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反腐的真正目的还在于倡廉,“廉”的形象要立得起、看得见、言得明。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榜样推动,每一份事业都需要旗帜领航,要让“于成龙”、“海瑞”、“焦裕禄”活在现实中。不妨效仿清朝“卓异”制度,以人民的名义挖掘和培育一批真正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清官。
清官多起来,政治生态的青山绿水便会生机盎然。
来稿须知
《新边塞》是纯文学北京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